李世瑜

雄少年

    张新泽,l906年出生在朝城县舍利寺村(今属莘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全家六口人,守着一亩沙碱薄地,贫穷潦倒,含辛茹苦。十岁那年,大恶霸地主侵占了他家的土地,父亲告状不灵,反而被抓进县衙大牢冤狱十年。从此,全家破产了,母亲靠给人家缝、补、洗养活全家。幼小的张新泽在这爱与恨的强烈刺激下,萌发了反抗、自卫的野性,一心报仇。他磨小刀子耍枪杆子,捅死地主的羊,打破仇人家小孩的头,毁坏地主的庄稼,放土豪的火总之,小孩能所使用的一切报复手段,他都干了。

     十三岁那年,他在临清运河码头出苦力。不到一年,打伤了四个工头。此路谋生不通,他又开始给船家拉纤一个秋冬,他积下了四十块大洋。他没有忘掉母亲和祖母,把钱全部寄到家里,写了一个字条:“娘,别挂我,我能挣钱了!”至于他在那里干什么,一字没提。这样,他浑身又一个铜板也没有了,另寻拜师、学艺、报仇之路。

    在沧州盐城,他投身一个王姓拳师学艺,很快学会了三十六路拳术,并精通枪、刀、剑、戟十八般兵器。同时,他结识了一批少年武徒,以他勇而多艺推为长,演出不少打家劫舍的故事。

    在他十六岁那年春天,四月八日赶庙会,集上唱大戏。他和一个叫李飞龙的兄弟卖完柴草去看戏,演的是《李陵碑》潘仁美箭射杨七郎看到这里,他俩发了野,手持扁担跃上舞台,把扮演潘仁美的演员打得头破血流,把一场戏打散了,观众也惊跑了。这一下,各村传成了神奇的故事,说为国尽忠的大郎、二郎显灵了这一传却惊动了衙门。戏班的老板勾结地主、劣绅和官府,查清了是张新泽、李飞龙干的,就捕捉了习武堂的王教头。已经出逃的张新泽,出于对师傅的孝心,返回投案,替出老师,开始了他为期两年的铁窗生涯。

 

    拉   

 

    1924年,张新泽被释放了。此时的他,身材高大,虎背熊腰,目射怒火,出狱后他要寻求一个生存的归宿。可是,天空旷野冥迷,茫茫大地,哪里是这位十九岁青年的容身之所?他只有徒步返回故里。

    回到故乡,在邻居的帮助下,他找回了逃荒要饭的祖母、母亲和妹妹。一家人借贷租赁,含辛茹苦,度日如年。次年,父亲气病交加,含冤死去,这在血气方刚的张新泽的心里留下了更加难以平复的创伤,他发誓非要闯入衙门,杀死贪官,捣毁大堂,替父报仇,几次都是在祖母的追骂声中返回。

    为了全家的生计,他挑起了大粪挑子,靠拾粪、卖粪挣钱过日子,受尽了富人的冷眼和嘲笑。

    1930年,这个暴风式的人物,果然走上了铤而走险的道路,毅然决然地贩卖起私盐。在当时,买卖私盐是犯国法的,国家靠盐税剥削全国劳动人民,只准国家经营,不准个人买卖。各地都建有盐局子,真枪实弹进行控制。“非犯法不能得其宏利”,张新泽非要走这条路了。

    这年的秋天,他联络十七条绿林难友,江湖上称“十八条扁担”,往返于沧州与台前之间。日落而出,日出而息,饥餐渴饮,夜行晓宿在他的带领下,生意做得十分红火。他们夜里奔波经营,白天住下练武,个个身强力壮,人人武功精湛。所以一些官府豪绅、土匪草寇都奈他们不得,都说“这个盐帮不得了”。他们的行踪非常隐秘,谁都不知他们是哪里的人士,只看到那个张帮头的脚大过尺,叫他“张大脚”,称他是“敢于对抗官府的好汉”。

    1934年春,他们被告密了,在八里台盐场与盐警队一场拼杀,打死了四个盐警,后因武器悬殊,力不抵众而被捉,关进了监狱,第二天解往沧州。

    当天夜里在张新泽的带领下,砸了监狱,夺了枪支,消灭了盐警队,撤离到垦利一带,揭竿起义,拉起大旗,招兵买马,张大脚开始当起了“司令”,队伍很快发展到一百多人。

    这个杂牌军开始没有什么番号,他们见了谁都打,打土豪劣绅,也打地主恶霸,打国民党的正牌军,也打土匪汉奸,对伪乡长、保长手下无情,对巨富大商更是绝不放过。对于他们司令的“身世”和真实姓名谁也不知道,他们忽来忽去,出没无常,行动神秘。老百姓十分欢迎这支队伍,说他们是“百姓军”、“穷人帮”,司令是“草莽英雄”。

   

       西

 

    司令“张大脚”率领他的队伍,如一支狂飚战斗在渤海之滨,出没在盐滩芦荡。打宾县袭利津,游击沾化,闹得地主豪绅闻风丧胆,望而生畏,纷纷躲进县城里。当时的反动官府上报山东省主席韩复榘,几路重兵进剿。为保存有生力量,张新泽毅然决定西撤,在捣毁睦利县衙之后,开始起拔,连夜撤到鲁西台前、朝城一带,开辟新的地盘。

    鲁西,他出于朴素的乡土之情,对部队制定了四条规定:l、打击官商2、劫掠富财3、爱护百姓4、保护地盘。正是由于这四条规定,才深得当地人民的拥护和爱戴,劳动人民把他们看成“穷人的队伍”,吸引了大批青壮年投军入伍,使原来的不足200人,发展到1000多人,编制为三个战斗连,自号“鲁西支队”,张新泽为司令。当时,土匪横行,司令如毛,打家劫舍,民不聊生。但是张新泽“常怀忠义常英烈,不爱资财不扰民”,深得劳苦大众的拥护,部队发展很快成为一支了不起的队伍。

    此时,盘踞在鲁西一带的国民党杂牌军头子齐子修,是一个十分反动的家伙,被聊城专员范筑先收编后,封为第三支队司令,他为了扩展自己的力量,于19385月在金斗营、侯庙一线包剿了张部,经过激战,强行改编了张部,编为齐部三团。

改编后的齐军三支队共有三个团。一团是他的嫡系部队,齐的外甥任团长二团是投靠他的队伍,一个姓刘的任团长三团是他强行改编的队伍,张新泽任团长。齐子修在对待三个团上是有差别的,他依靠一团,团结二团,控制三团。在信任程度、装备供给、生活待遇等方面,一团居首,二团中间,三团最差,这在张新泽和他的兵士认识上极为不满。然而最大的分歧是对待日本帝国主义的态度上,张主张坚决抗日,而齐主张退让求和,闻风而逃。基于此,张新泽动员二团进行兵变,二团刘团长表面上答应从张,让三团起事,二团随之。于是,张新泽在主力一团赴外线之机,带兵冲入司令扣押了齐子修,责成他兴兵抗日。齐子修是个狡猾的家伙,立即答应对日作战,并改善三团待遇,还假惺惺地立据签字,发誓与日军血战到底。

性格憨厚的张新泽,见状释放了齐子修。齐连夜出逃,找到一团后,勃然变卦,立返追杀三团。二团在齐的压力下,也反戈一击,助纣为虐,“围剿”张部。此时的张新泽和他的兄弟们,已在重兵追杀腹背受敌的境地。为了生存,他们不得不在以台前为中心的范(县)、寿(张)、朝(城)、阳(谷)这片方圆百里的天地里,抢掠、奔波、周旋……

    

                          走上革命道路

 

19381115日,抗日民族英雄范筑先壮烈殉国,齐子修死心踏地投靠日本,当了汉奸。出于民族正义的张新泽对范专员的战死异常悲痛,为继承其遗志,他打起了原三支队旗帜,自称司令。

新的三支队既打日本,又打汉奸,与日本顽匪进行了多次殊死战斗。张新泽领导的三支队的抗日行动被我冀鲁豫区党委发现,书记张霖之、司令员杨得志派政治部主任崔田民、八地委书记段君毅深入张部,作思想工作,动员他投靠党领导的抗日队伍。

谈判进展顺利,张同意共产党的主张,接受我党我军收编,团结一致,共同抗日。他也提出了三个条件:1、归编后本部队不予解散,张仍为司令2、违纪人员由张亲自自治,对方不准干涉3、战斗力量、武器装备、军需物资给予充实。根据党统一战线的方针,我方全部答复。于1940年22日,张部正式受编归顺。原三支队改编为冀鲁豫军区抗日第三支队,交第八分区代管,主要活动在范、寿、朝、阳一带,实际上是冀鲁豫根据地的前哨部队,张新泽为抗日三支队司令员。为补充力量,加强领导,冀鲁豫区党委又派杨劲、史西苑、焦剑侠等人到抗日三支队分别任政委、指导员、连长等职。同时,为张充实两个战斗连队,人员编制二千八百多人。

此时的抗日三支队,力量大大加强。在政治素质、军事素质和作风素质上都有了很大提高,成为冀鲁豫边区抗日主要力量之一,打了一些漂亮的战斗。其间,张新泽由于出身的局限,加之长期形成的土匪、流寇习气,在大局与小局、内部与外部、战略与战术以及与土匪的交往下曾犯有一些失误和错误,但大方向是对的。身为抗日三支队政委的杨劲,在极“左”思想影响下,认为张新泽在立场、观点和路线上有问题,彼此发生了很大分歧,制造了抗日三支队内部之间的矛盾,形成了对立。后来,他不听其他领导同志的劝告,夜袭司令部,绑架了张新泽,交到分区。

分区政委段君毅、司令员曾思玉请示军区党委,专门调查研究这一问题,会议开了两天。认为张新泽没有大的原则问题杨劲同志的作法是错误的,是违背统一战线团结抗日的规定,给抗日事业造成很大损失。军区政委苏振华接见张新泽,为张恢复名誉。张很受感动,也主动检查了个人错误,表示坚决授受共产党的领导,为革命事业不惜赴汤蹈火。为顾全大局,团结抗日,仍命张新泽为该部司令,撤销杨劲政委职务,调离抗日三支队,并派李仲勋到队伍任政委、李德芳任副司令、李传恩任总支书记。同时,又将寿张县大队合并到抗日三支队,李仲勋同志兼任寿张县委书记。主要任务是保卫寿张,开辟阳谷、郓城、汶上等敌战区,保护冀鲁豫抗日根据地。

 

        战斗在黄河两岸

 

调整后的抗日三支队,政治力量大大加强,部队作风空前良好,军队纪律十分严明,战斗素质有了很大提高。同时,军政团结,军民同心,军内削平了山头、派别,消除了内耗。司令员与政委关系融洽,相互支持,彼此信任,产生了“同志加兄弟”的感情。

张新泽襟怀坦荡,表里如一。经常的教育,使他对党、对党的事业赤胆忠心。他曾在全军将士大会上讲:“我张新泽揭竿造反,闯荡江湖十多年,最后找到了共产党。尽管我犯有错误,共产党还信任我,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张新泽!我这一百八十斤交给共产党了,跟我造反的弟兄们,听我的更要听共产党的。谁违犯共产党的王法,别说我张大脚不客气!

     张新泽执纪严格,铁面无私。跟他早年造反的一名部下,军休时抢了百姓的一只羊下酒,张新泽当众扒下了他的衣裳,痛打了四十皮带,并责令照价付款,登门赔礼。他的一名少年朋友张××,因喝酒误了战机,张新泽亲临前线问罪,痛打四十军棍,开除军籍。“十八条扁担”之一的李××,因调戏妇女被告发,张新泽挥泪处决了如手足的“仁兄弟”。

     张新泽作战英勇,视死如归。1942年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一年,日寇重兵“扫荡”冀鲁豫根据地。在“东北套”(银山山区)战役中,敌人装甲部队巢而出,红了眼的张新泽抱着12枚手榴弹捆,滚爬到首辆坦克车前,炸毁了敌车,完成了狙击任务,取得了辉煌战果,可他受了重伤。1943年敌人举行了十·一二大“扫荡”,张新泽亲临前线指挥,消灭了日寇两个中队,得到了军区嘉奖。1944年麦收,敌人出动三百多人到台前葛集、前赵一带抢粮,张新泽带领抗日三支队远途急行,夺回了八辆军车,歼敌150多人,保卫了麦收。同年78月份,张新泽、李仲勋、李德芳等同志经过周密部署,连拔小吴、后方、侯集、侯庙、七户屯等十二个据点,并配合主力一举解放了寿张城。

 

       深切的怀念

 

    19452月,根据全国大局的需要.军区首长传达上级的决定,冀鲁豫抗日三支队大批编入野战军,政委李仲勋、副司令员李德芳率领三个连,编入正规军奔赴抗日前线。剩下了两个连吸收六个区中队,改编为寿张县大队,对外仍叫抗日三支队,张新泽仍为司令员高黎光为政委,曾长柏为副司令员,李传恩为副政委。

    张新泽是抗日三支队的创始人、元老,一直担任着该部的司令员,在军内外有着崇高的威信。他任职期间,通过江湖、绿林和统战,动员了一大批具有抗日热情的草莽、民团、民党杂牌军,加入了抗日三支队,扩大了抗日队伍。张新泽的名字,不仅在抗军民中受到尊敬,而且连敌人也敬而畏之。1943年春,我冀鲁豫边区党委主要领导同志到鲁西南开会,命令张新泽负责护送,夜经肖皮据点,他面对炮楼高喊:“今天我张新泽路过这里,你们不要开抢,放我老张过去!”整个钉子里全部灭,边区首长安全通过封锁线。在郓北、寿西几大战斗中,张新泽通过统战工作,得到了不少情报,促了战斗的胜利。1945年日本投降后,抗日三支队全部编为八路军第六十团,张新泽率部奔赴前线,参加了伟大的解放战争,开始了他正规的野战生涯。

    张新泽出身贫寒,自幼贫苦,后揭竿而起,武装造反,从一个草莽好汉到一个英雄的将领。他枪林弹雨,出生入死,驰骋沙场,南征北战,荣立了赫赫战功,为党为人民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可是这位民族英雄,暴风式的人物,在1948年却被农会干部抓起来,囚禁在乡间茅狱之中。情况是在“极左路线的驱使下,地方干部错误地认为张新泽是土匪出身,出力挣钱买了40亩地,是“土匪加地富,应当镇压”,因而把全家扫地出门,并打死了八旬祖母.这完全是农会在执行政策上的偏差。张新泽探家时,见状后一气之下打了个别农会干部。具有生杀大权的地方农会,凭借当时的权力把张新泽关押起来,请示部队来处理。张新泽本来就是火爆睥气,认为自己投身共产党反而坐了共产党的监狱,终日绝食,气病交加,最后气死在桑梓土室。从此,这个狂飚式的人物倒下了,这颗冀鲁豫的明星坠落了……然而,张新泽的名字却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里,“张大脚”司令的事迹却永远在人民中传颂。

    人民永远深切地怀念他!

 

                                                 (本文由原县委党史办工作人员李士瑜根据采访资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