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少文  

 

    我于1942春节后调张秋县任县长,当时名叫柏到张秋后,抗日斗争进入艰苦阶段。日伪“九二七”“扫荡”,八路军主力部队撤走,县独立营、警卫连被敌人冲散,一部分撤到清水河根据地。全县被日伪军占领。我们由于力量不足,由公开活动转入地下。

县委书记王化先及宣传部长雷振组织(部长)颜华没有离开张秋仍坚持工作。他们组织党员,发展党员,动员群众进行抗日斗争。县政府人员很少。只有我和李克东、王克三人。我们也由公开活动转入秘密工作。敌人在张秋等处了许多据点。我们几乎站不住脚。正在困难时,分区派吴忠同志带一个连到昆一带活动,当时叫昆张支队,一到张秋就打了几个漂亮仗,灭了敌人的威风长了我们的志气。我们和昆张支队取得联系,并配合工作,使张秋县抗战形势有了好转。

在抗日战争最残酷的阶段,我们能在张秋县进行活动主要有以下有利条件:

一、有地下党组织支持我们。尽管敌人天天进行“扫荡”,进行“清乡”,我们的党员并没有吓倒仍和敌人进行巧妙斗争。当时各区都有党的组织进行秘密活动。

二、有昆张支队大力支持我们县委县政府几个人几条枪力量较小,有时候跟随支队一起活动这时是公开的部队到那里我们就到那里,以县政府名义开会出布告。

三、对抗日统战工作全面分析。我们当时分析伪保长、伪乡长死心塌地地当汉奸的占少数,被我们掌握的也是少数,两边应付的占多数。我们注意争取这些两面派对他们进行爱国爱民教育。后来,他们主动给我们送粮。

四、有群众大力支持。敌人虽然到处据点,挖封锁沟。但我们仍在缩小了的根据地坚持斗争。这里的群众觉悟性高。我们吃饭、穿衣由群众供给,敌人“扫荡”时群众掩护我们。并给我们送情报,有时我们一天就转移几个村庄。

1943年解放前,我离开张秋县,我虽在那里工作了一年多但不会忘记张秋的群众。我常在张书安、三官庙等村住。这一带的群众掩护了大批干部。他们对敌人斗争很坚决。在抗日战争时期做出了贡献。

 

                                         (根据原县委党史办1982年5月于北京采访当事人笔录资料整理)


       武少文  原名武翰章、柏洁民,1912年生,吉林省双阳县人。1932年参加革命工作并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6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抗日战争时期,历任鲁西馆陶县抗日县政府秘书、代县长,冠县抗日县政府秘书、代县长,冀鲁豫张秋县抗日县政府县长,郓城抗日县政府县长,冀南行署办公室副主任。抗日战争胜利后,历任吉林省人民政府秘书长、民政厅厅长、财政厅厅长、计划委员会副主任,鞍山红旗拖拉机厂第一副厂长、代厂长,辽宁省农机化研究所所长,辽宁省农业机械厅副厅长、党组副书记,辽宁省机械工业局副局长,辽宁省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农业机械部副部长兼中国农业机械服务总公司总经理、部党组成员,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顾问(部长级医疗待遇),1986年离休。因病于2006年2月25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武少文病重期间及去世后,胡锦涛、温家宝、曾庆红、回良玉、贺国强、王刚、朱镕基、华建敏和邹家华等以不同方式表示慰问。

                                                          (本简历资料来源新华网北京2006年3月10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