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缄三

 

山东省立第八乡村师范,简称八乡师,是1932年秋建立的,校址在寿张县城东关。从建校开始,这里就有共产党的组织,并在几年之内,发展到三十多名党员。可以说,八乡师是共产党在寿张县最早的活动基地。

八乡师第一个共产党员是一年级二班的学生沙延孝(路延)。他是冠县人,入学前就由他的同乡、中共山东省委负责人赵健民发展入党。入学后,担任八乡师地下党负责人。我是一年级一班学生,在校和他接触较多,1933年6月,由他介绍我入了党。此后,我又发展一批党员,如二年级二班的王福昌、訾修林,阳谷的师传兴,甄城的赵廷秀,冠县的张义亭等人。继沙延孝之后,我和王福昌先后担任八乡师党组织的负责人。

八乡师在寿张期,正是国际和国内政治动荡时期。“何梅协定的签订,华北形势的危急,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使国民的亡国感很严重,青年学生里边思想也很沉重。共产党这时则作为中华民族的中流砥柱,积极号召国民奋起抗日,拯救华北,拯救中国,针锋相对地批驳和反对国民党的不抵抗主义。国民党统治者对进步势力和抗日言论,采取残酷镇压手段,妄图把共产党的影响消除干净。社会上光明和黑暗、进步和倒退的斗争,在八乡师也充分反映出来。

八乡师建校时,校长是乐陵人王冠英,教导主任是阳信人高文清,训育主任李吾,事务主任刘易祥他们都是鲁北人,教员也多是鲁北人,号称教育界的“鲁北八只虎,不少人是日本留学生。他们不仅带来教职员,招生时还特意带来一批学生。这样,校方不仅在政治上形成一个反动体系,更在地方关系上结成乡党帮派,以对付进步势力。教员中,我的班主任刘建高,阳谷人,和我有戚,他是民党山东省委委员,思想很反动。学生中,他们组织了反动青年组织“童子军,专门和共产党作对。校方每星期搞纪念周,宣传国民党那一套,对学生进行思想灌输,采取高压政策。规定每个学生要记日记,校方通过日记了解学生思想动向。学校当局还有一些人专门跟踪进步学生,给校方打小报告。一级一班里有几个校领导带来的“家乡兵,如郭文林、王清海、董兰芳等,就专干这行,他们侦察我们接近些么人,在图书馆里看什么书,订阅什么杂志,甚至晚上在学生宿舍外搞窃听。

针对学校当局的这些反动措施,党组织根据当时的特定环境,采取了比较隐蔽而又灵活的斗争策略,和反动当局进行针锋相对斗争首先,以党员为核心,建立一些灰色组织作为掩护。如“文学研究会,组织学生写稿子、出墙报。学校有个壁报社,由几个写作水平较高的同学主编,徐光霄是个骨干。他是从范濮师范转来的,考乡师时是第名。他也是党员,关系是从冀南特委黎玉那里转来的。还建立了个统战性质的组织--“同乡会,凡是一个县里同学,组织到一块,也包括反动分子。通过这些活动,把每个学生的情况,包括家庭身、思想作风、政治倾向等,都搞一清二楚。在此基础上,引导、发动同学同学校当局作斗争。学校为了效忠蒋光头蒋介石)学生一律剃光头为揭穿和打击这一政治阴谋,党组织发起全校性的“护发运动”,到训育处请愿,最后迫使校方屈服,收回成命在护发运动中,有个郓城学生侯迎来,本来是光头,也去请愿。问他:留发,护的什么发他说:我看这个作法不合理。入学后,由公费制作统一的制服,每人25元的标准。学校在济南定做的,又小又孬,他们从中贪污;伙食不够。于是,又组织学生查帐,弄的校方很难堪。通过这一类活,打击了学校当局的反动气焰,民主空气上升,迫使他们的些露骨的反动措施不得不有所收敛。比较活跃的反动分子,也夹起尾巴,成了过街老鼠。后来的一个训育主任对学生监视很严,学生对他很讨厌。因当时寿张街上有个遗孤痴呆,不知家乡姓名,只知道“北乡两个字,人们便呼之北乡”,遂把训育主任代号为“北乡。一见到他,同学们便说:“北乡来了,以表示对他的蔑视和反感。

当时国民党搞的白色恐怖很严重,共产党处于地下状态,不能暴露身份。为了壮大力量,发展组织,我们采取了一套特殊的办法。首先通过文学研究会、同乡会等灰色组织,对每个人进行全面了解;发动学生订阅进步书刊,宣传马列主义,进行共产主义教育。如《中国农村》、《世界知识》、《北斗》,鲁迅、郭沫若、蒋光慈等人的小说,都对学生产生了很大影响。其次,在确定了培养和发展对象之后,采取交朋友、拜把子的方式,联络感情,对他们进行严格考察。当时我就拜了五个把兄弟,后来都发展为党员。我们那时发展一个党员十分慎重,唯恐有一个不坚定分子进入党内,暴露了组织。除了对发展对象要进行一年多的考验和了解外,还实行严格的单线联系,除让他知他的介绍人外,党员之不发生任何横的关系。

八乡师党的组织,开始时直接归赵健民同志领导。赵当时为(中共)山东地下党政治交通,由他单线和学校党员联系。他每学期至少来一两次,化装成卖笔墨的小贩,在北关客店里联系。每次都是由沙延孝和我去面谈,后来王福昌也参加赵来后,向我们传达中央指示和工作意见,指导党员的活动。

1935年1月,阳谷的盛北光通知我到堂邑县徐运北家里去。我去后,才知道是成立鲁西北特委。赵健民代表省委讲话,徐运北主持会议。共有代表九个人,会上互不介绍。我代表八乡师,聊城三师是钱鞠东去的,其他的就不认识了。鲁西北特委成立后,八乡师的党组织归特委直接领导。

1936年5月,八乡师一届学生毕业。当时,山东省所有师范毕业生在省长韩复榘命令下,集中到济宁进行军训。这期间,赵健民去了一次,和我单线联系之后,把八乡师、五乡师党的关系组织到一起。赵健民回到济南后就被捕了,接着,王福昌也被捕。这一年,八乡师迁出了寿张,学校党组织在寿张地区的活动,也从此中止。

(根据1983330日原县委党史办公室根据谈话记录整理)

 

    段缄三1915年生,原名延铭,曾用名萧鸣。阳谷镇西街人。为寿张八乡师一级一班学生,l933年在八乡师入党,后为组织负责人之一,为八乡师党的活动出过贡献1937年12月被中共党组织派往国民革命军五十九军一○八师做策反工作,任该师政训处政训员。1939年1月返回阳谷县,历任中共阳谷县某区区委书记、县委宣传部长。1940年4月调任中共鲁西四地委宣传部编审科长,同年10月任中共阿东工(县)委书记。1943年2月平阴、阿东合并后,任中共平阿县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1944年6月入中共平原分局党校学习。1945年10月结业后,任中共宁阳县委书记、中共冀鲁豫六区(运东)地委宣传部副部长。1949年2月南下江西,任中共余江县委书记。1954年6月调四川工作, 历任重庆四五一厂、成都七八四厂、成都七一五厂党委书记。1978年10月调任中共四川省第四机械工业局党组书记兼局长。1983年4月任中共四川省顾问委员会委员。

本文涉及人物沙延孝1914-1940),字露庭,回族,共产党员。山东省冠县梁堂乡申阎村人,后迁至县城南街定居。幼年家贫,父亲以开中药铺维持全家生计。他9岁入小学,14岁就读于冠县第一高小,半工半读完成学业。九一八事变后,他和王维纲等人积极发动组织同学走上街头,宣传抗日。1932年,考入寿张县山东省立第八乡村师范学校。1934年,由济南第一乡村师范学校学生、共产党员赵健民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他在学校广泛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发展党员,壮大革命力量。1937年3月,到馆陶县房尔寨乡农学校任教务主任,他与宋秋潭、王晋亭3人组织成立中共馆陶县特别支部,任宣传委员。抗战爆发后,为发展党的抗日武装,被中共鲁西北特委书记赵健民派到范筑先收编的五支队工作,并建立五支队党总支。1938年4月,他任五支队第一团政治处主任,被授于中校军衔。范筑先殉国后,五支队被编为八路军一二九师先遣纵队第二团。部队改编后,沙延孝转入地方工作。1940年春,沙延孝到由筑先纵队三团改编的三营任教导员,与营长赵健民率领三营驰骋疆场,横扫敌阵,屡建奇功。6月,所部三营编为八路军一二九师新编第八旅二十二团第三营。随后,部队奉刘邓首长命令,开赴卫河以西,在冀南地区坚持敌后抗战。10月上旬,转战于曲周、永年一带。7日,驻曲周县城的日军,纠集一个大队的兵力,突然袭击驻扎在曲周县城东南10公里大连寨村的二十二团二营。新八旅副旅长王近山命令三营火速增援二营,赵健民和沙延孝指挥部队打退日军一次次疯狂的正面进攻。日军丢下100多具尸体,向县城狼狈逃窜。在追赶残敌时,沙延孝不幸中弹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