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1934年,我考入了山东省立寿张第八乡村师范。

    八乡师,位于寿张县城东关外,它是鲁西一带的最高学府。1931年,由国民党的左倾人物、山东省教育厅长何思源主办建的,校长王冠英,教育主任高文清、孙伯平,教训主任宋东甫师资条件也比较高,多数教师是激进派,如历史教师王若侠,音乐教师潘步青、体育教师郭西山等。他们不断向学生讲形势,谈理想,进行进步思想的传授。八乡师学制四年,每年招两个班,共学生六百多人,多数是周围东阿、郓城、阳谷、莘县、冠县、寿等县的贫家子弟。大部分学生学习刻苦,思想进步。八乡师下设一处附小班,选拔全县优秀学生入校学习。校长耿干臣,教务主任王友仁。在师范的影响下,附小办的很活跃,当时的八乡师,也是共产党发展组织进行党的活动的坚强阵地,一批批党的干部在八乡师迅速成长起来,在以后的民主革命斗争中,为党的事业出一定的贡献。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东北几十万国民党军队在蒋介石“绝对不抵抗”的严令下,把我东北大好河山交于日寇。全国各界纷纷呼吁,要求国民党政府起来抗日收复失地,抢救民族危亡的呼声遍及各地。当东三省失陷的消息传到了八乡师,校内大部分学生无比气愤,大家对蒋介石和日寇深恶痛绝,都为祖国的命运和前途担忧。校院内、饭厅里、寝室中到处可见五成群的学生、教职员工一起谈论此事。有的学生提出投笔从戎,有的提出去南京请愿……革命的浪潮冲击着我们的八乡师。

    这时八乡师已有了党的组织。据我所知的党员有王福昌、冯月秀、司银章、冯干才、崔朝坤等十几名学生。学校党组织乘九一八事变的影响,大力宣传抗日主张,排演革命戏曲,传阅革命书籍,出版八乡师教刊,发展同学会。利用校刊编写抗日文章,上街宣传,下乡讲演,抗日热潮非常高涨。

    寿张八乡师的党组织,是赵健民同志亲手发展起来的。

    1935年冬天的一个晚上,我的好朋友王福昌对我说:“我有个同学从济南来,住在街上美中美饭馆里,你陪我去见见。”跟着王福昌来到美中美饭馆,见到了—个高个子的青年学生,见面后说了几句话,王叫我到门口警戒,他俩谈了两个多小时。后来,我们又在原地见过面。这时,王福昌已经是八乡师党支部书记,那个学生就是济南一乡师的赵健民同志。在校期间,王福昌也不断去济南可见  一、八两个师的党组织是不断来往的。

    193610月初的一个黄昏日,两个身穿大褂、头戴礼帽、手提提包的人来到学校传达室,让传达长岳喜柱去叫王福昌。王福昌来到传达室,被这两个人抓走了。传达长惊叫起来,保卫人员和大批师生赶到门口,追了一段未追上。回到学校,这时的校长孙伯平召集学生开会,他讲:“县政府来电话,说王福昌了官司,有人告他,与学校无关系,大家安心读书……”当天夜里,学校刚刚熄了灯,县警察队包围了八乡师,他们闯进校院里到处清查,抓人审问,最后带走了二名同学会的学生刘培祥、武永年(二人都不是共产党员)。这次学校的共产党员没有被抓走,可见王福昌没有暴露党机密。第二天,王福昌武永年被捆绑上车,押送济南。时闻不长,刘培祥、武永年放回来了。王福昌一直没有回到八乡师后来听说病逝在济南监狱中。

此事发生后,官方配合学校当局,对八乡师实行了严禁审问学生,清查党组织,停止进步活动,禁止抗日。记得一个星期六的下午,教训主任宋东甫通知各班到八里庙去旅游。我们走后警察在校里到处清查学生的书籍,没收了一些进步刊物、书报。回校后,县府又召开了教训会,疯狂地镇压学生运动,扬言要抓一批共产党。但是,八乡师的党组织没有被吓倒,他们走出学校,到农村宣传抗日,发动群众,组织浩浩荡荡的抗日大军。八乡师的火炬很快在周围各县变成了熊熊的火海,寿张一带抗日的烈火更高了。

 

    口述者赵强八乡师学生,曾任寿张北门支部副书记,抗日战争时期,长期在寿张县城开展当的地下工作。

根据1982320县委党史办公室采访资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