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寿张(台前)是一个古老的英雄的地方。那里有着忠厚纯朴的乡风,勤劳勇敢的人民,更有着她那光荣的革命历史。

19世纪30年代初鲁西最高学府寿张第八乡师就有了党的组织。后来,国民党聊城专员范筑先接受共产党主张,招兵买马,组织抗日力量19381115壮烈殉国。中国共产党于次年3月派罗荣桓同志率领一一五师三四三旅杨勇六八六团挺进鲁西,经过陆房、梁山战斗,迅速打开寿张一带抗日局面。群众性的抗日热潮开始高涨。

根据形势的发展,鲁西一带必须有一个统一的党组织来指挥抗日斗争。以张霖之(段)君毅、万里为首的鲁西区党委决定建立寿(张)、阳(谷)、东(平)政区县委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19396月政区县委正式成立。县委书记阎思远,副书记徐昆(继颜),组织部长张朝云,宣部长杨岗。7月,政区县委撤销,我和徐昆同志分配到寿张县工作,在杨勇六八六团的支持下,筹建中共寿张县委会(当时叫政工室)。19397月底,在黄河南岸唐房村召开全县第一次党代会,正式成立中共寿张县委。徐昆同志为书记兼组织部长,杨岗为宣传部长.委员有徐昆、杨岗、郭少川,马达、王作等。这时,寿张县处在黄河南岸的四、五、六区都有了党的支部,黄河北岸的前后李楼、前后赵,党的活动比较早。寿张城是敌占区,也有党的组织在活动。一区区委书记崔影二区区委书记周耀西三区区委书记姜德,四区区委 书记李贵亭。

193981日,寿张县抗日民主政府在碌碡庙村成立。杨朴民为县长,郭少川为秘书。一区区长刘峰(建民)二区区长周耀西(兼)三区区长张冠军。县政府一科长徐波二科长董杰轩三科长XXX。县委和政府建立后的主要工作是:

一、发展党组织

当时条件比较好的是黄河东和黄河南尤其是黄河东岸五区群众觉悟高。发展的重点放在了黄河西岸,多是解放区和游击区。发展的方针由知识分子转向农村,出身好、觉悟高为条件,以谨慎的态度发展了一批新党员。

二、纯洁党组织

县委建立以前的党员,在成分上存在着严重的不纯,思想状态比较混乱。根据鲁西区党委的指示,进行了清党。把一些地富出身、表现不好的党员清除出党,记得当时比较纯洁的支部是河北岸的前李楼。

三、建立地方政权

1940年前后,寿张县境黄河南岸各级政权已建立,党政工作开展比较顺利,黄河北岸县城附近是敌人活动的心脏。城周围全部都是敌占区,黄河北岸多是游击区,我们工作的重点放到了游击区,秘密建立区、乡政府。1940年底,二、七区都有了我们的区委会和乡政府。同时也在县城周围开始作两面政权的工作,动员伪区长、伪乡长为我们工作,这个方针当时是正确的,促使一些人倾向了抗日,并为我们作了一些工作。

四、建立地方武装

县委和政府成立后,随即建立寿张县基干大队(一个连,一百多人)。连长许子善,副连长董杰轩,负责保卫县委机关。另外还有个抗日独立营。营长柴玉华,政委史芳亭,这个独立营配合杨勇同志的六八六团,经常到河北岸游击区、敌占区,打游击、割电线、打碉堡,巧妙地打击日伪军。以后又建立短枪队(武工队),收编三支队,同时,在各区都成立区中队,这是寿张县人民武装从小到大、从弱到强逐步发展的开始。

我从19397月调到寿张,1941年底调往昆山县,在寿张工作了2年多的时间。其间,干部调动比较频繁。一届县委书记徐昆同志,在家养病被敌人抓去枪杀在济南。上级党委派季丕显同志到寿张县主持县委工作,几个月又调走了。1940年夏,由我县委书记,陈亚颀同志为副书记兼宣传部长,李哲同志为组织部长。1941年底,我调昆山后,黎光同志为寿张县委书记。第一任县长杨朴民,时间不长换为郭少川,秘书换为张云峰。

离开寿张40年了。每当回忆起这些往事,心情总是不能平静。我想念这块革命的老区,想念为革命做出贡献的老区人民,也想念和我并肩在寿张战斗过的战友!现在革命老区人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千百万人民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盼望她变得更加美好!


       作者:杨岗19398月任寿张县委宣传部长,19406月至1941年秋任县委书记。1941年调昆山县任县委书记,1949年至1953年任北京俄文专修学校(今外国语大学)党总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