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镜清

    原寿张县地处鲁西南,现属河南省东北的边缘,抗日时期,是冀鲁豫边区的一部分,处在黄河的北岸,此地较为偏僻,交通不便,文化比较落后,群众思想较为封建,妇女受封建约束也较为严重。事变前,梁山是原寿张县的一部分,群众深受梁山将的影响,讲义气、爱朋友,性格直爽,刚强有志,是广大群众的特性。由于此地僻偏交通不便,国民党旧政府也无法严格控制,所以,土匪横行,民不安生,也给我党地下活动提供了有利条件。据说一九三六年前就有了我党地下工作组织。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后,蒋介石的所有军政人员全部败退而撤,一枪未发,把祖国宝贵的大好山河双手送给了敌人,广大群众看在眼里,恨在心里,当年冬民变四起,所有土匪头子到处拉帮结队,各称“司令”,到处抢吃抢喝。本来蒋介石的队伍南撤时就一路抢劫,这样民变加土匪,到处抢吃抢喝,一个冬春闹的群众缺吃少穿,饥寒交迫。一九三七年又是大旱年,广大群众只能以野菜为生,痛苦已极。直到一九三八年春,所有土匪司令,才被聊城国民党专员范筑先在我党的支持协助下,逐个收编,改为抗日支队。同年八月,聊城王金祥叛变,使聊城沦陷,范筑先壮烈牺牲,所有支队除内部有我党组织的团营,则化整为零继续抗日外,其余支队则全部垮散。正处敌人猖狂之机,四处紧张,敌人到处抓人,抢劫、烧杀,罪凶之极,我八路军东进支队来到了,我党的地下组织活动,也公开举起了抗日大旗,大搞宣传,团结抗日。这时有知识,有觉悟的同志纷纷参加抗日活动,广大革命群众才振奋了精神,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支柱,发扬民族革命精神,团结抗日,才是出路一条,从而大大提高了觉悟,积极支援抗日部队,自动组织起来,捐粮捐款,支援抗日的八路军。

 

坚强的民兵联防,牢牢守卫着边区大门

 

原寿张县抗日时期为边区所辖,是边区的北边缘。当时中小城市都被敌人占据着,我据农村,在边缘上距阳谷、朝城、寿张敌人所盘据的城镇均相距十华里左右,中间是敌我争夺的村庄,联防民兵武装整天和敌人交火,互相枪击对峙一阵,各自收兵回营。正由于接壤村庄与边区根据地的村庄相接,敌人经常到我区偷袭,抢粮抓丁烧杀经常不断。根据地村庄就组织起民兵武装,昼夜巡逻,联合防守,在敌人不备的情况下,还要袭击敌人,牢固地守卫着边区的北大门。武堤口村就是边区根据地中在抗日战争时期有名的坚强前哨阵地,正因为抗日坚决,杀敌英勇,成了阳谷县敌人的眼中钉。有一天凌晨,由于一时防守不慎,被敌人钻了空子,偷袭了村庄,抓住了抗日村长毒打以后,还要带回阳谷城,中途村长无奈投井自杀,投井后又被敌人用砖头乱砸一阵,死在井中,这一次不仅杀了村长,烧毁了房屋,还抢走了耕牛,这就更激发了广大群众的愤恨,从而团结抗日、保家卫国的决心更坚决了,民兵武装组织更严密了。以后敌人因一时得逞,更为猖狂,相继而来仍是对打一阵。由于民兵武装接受了上次教训,总结了经验,掌握了敌人的活动规律,组织更加严密,增强了战斗力,结果敌人连续数次进攻该村,都被我民兵武装打得丢盔卸甲,狼狈逃窜。前哨大门始终被我民兵武装牢牢守卫,坚强的武堤口村始终屹立在敌人面前。该村农会主任武朝法同志,当时年过半百,但他每次与敌人相峙对打,总是挺身而出,走在前面,步步逼进敌人,毫不顾个人安危,从不怕流血牺牲,与敌人战斗到底,直到敌人败退,我民兵武装撤下来后,他才最后辙退,因此群众送他外号“老坚决”。正因为边区的大门守护得好,敌人不能前进,才保证了根据地内群众安全生产和党发动群众土改支前。

 

打倒日寇得解放,保家安康要反蒋

 

在抗日时期,反黑地、反恶霸直到土改复查,发动群众抗日支前,广大革命群众做出了很大贡献,取得了抗日胜利。经过土地改革,群众分到了土地,深刻认识到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毛主席才能领导我们翻身求解放。日本帝国主义虽然被打倒了,土地分到了,生活有保障了,但蒋介石还在捣乱,不仅要想侵吞抗日斗争胜利果实,还想继续独裁压迫人民,只有紧跟共产党毛主席,继续打垮蒋匪帮,才能过安乐幸福生活。抗日时期广大革命群众精神高尚,要人出人,要粮送粮,积极参军参战,不怕艰苦流血,所以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在三年解放战争保家卫国的艰苦岁月中,广大群众仍是积极筹粮筹款,参军参战,党每次号召优秀青年参军入伍时,总是有大批有觉悟的青壮年,争先恐后地报名入伍。一九四三年,县成立反攻营时,仅抗日三区在朱口村召开了一个群众大会上,就报名了2000余人,后经部队目测、审查、挑选后,还入伍700余名,没有入伍的同志还必须要做很多的思想工作,才能动员其安心生产。每次参军入伍时,都会出现无数的父送子,妻送夫的场景,出现许多发誓英勇杀敌的先进模范人物,充分表现了广大革命群众反蒋保家求解放的决心和意志。

 

坚强的支前后盾,可靠的后方供应

 

广大革命群众在党的教育下,阶级觉悟和政治觉悟普遍提高,不仅参加入伍积极主动,而在支前的各项工作中都从不打折扣,从不落后。当时的原寿张县,抗日三区驻地莲花池村,不论是在抗日战争时期还是在解放战争时期对支前工作都做了很大贡献,这个村驻有二野邱院(因医院政委姓邱,称为邱院)是临时包扎医院。每次战役下来的伤病员都要经这个医院包扎治疗,再分发到徐集、武台、牛营、台头等村疗养治疗。只要伤病员来到这个村,很快就有妇女手持碗筷侍候伤病员,对不能自理的伤病员,还去一口一口地去喂,常年如一日,该村妇女主任魏风英坚持三年如一日,每次都有她带头。由于该同志耐心细致,不仅时常感动得伤病员发誓杀敌,而且连战俘伤员也感动地不自觉地流泪、检讨。这个村不论昼夜,下来伤病员,只要接到通知,都保证让伤病员吃喝满意,连担架民工也保证饿有饭、渴有汤、供应不误。特别是每次出战以前所需民工要带给养,紧急了就从该村筹集,同时都是定时不误。就这样从抗日反攻到三年解放战争结束,五年如一日。这个村的村长崔振祥同志已年过五十,抗日工作一贯积极主动,只要领导定了任务,不管有多少困难,他总是去千方百计地克服,坚决完成任务,工作起来,雷厉风行,扎实可靠,说到办到,大公无私,群众公认他是“好村长”。一九四六年,刘邓大军要进入大别山,打入敌人的心脏里去,整军前,司令部就设在这个村的西围子,一个多月的整军,所有部队的吃烧住完全就地筹集,都能保证供应。同年秋,我军要大踏步前进,打击敌人有生力量,战勤民工也要伴随前进。有一次,我军有计划地准备在陇海线消灭一部敌人有生力量,恨恨打击敌人的锐气,军队前进了,担架民工也随着前进,不料因情况突变,需战略转移,我军要牵敌北来,分散围歼,我支前大队一时与部队失掉联系,夜间正前进行军中,偶与西来的国民党新五军机械部队相碰,因是黑夜,开始误认为是我解放军,走进一看,都是大盖鳖帽的国民党部队,是被我解放军牵着鼻子过来的,而国民党部队也误认为我们是外逃群众,侥倖他们没有开枪,这时我队的前哨武永师同志心机一动,挥手南撤,更迷惑了敌人,很快绕过了敌人左边,转道西行,一口气钻到敌人的左后方去了;天明时又绕过曹县城东取道北进,下午就到达了沙土集,把敌人抛在后面了。一个昼夜又跑到了单县,当时正遇秋雨连绵,一路泥水,给养吃光了,就边走边向群众要口干粮,有的就在田间挖地瓜边走边吃,渴了就用双手捧几口坑水喝,两天一夜就返到本县的棘针园,才松了一口气。所有担架民工没有一个叫苦的,个个精神饱满,虽然白天行军百余里,夜间行军也百余里,连续行军几昼夜,有的一天也捞不到馍吃,但没一个掉队的。由于我军战略的转移,要声东击西,围攻汲县,新的任务又来了。仍要继续出发,为了安全还要绕内黄前进,一个动员会民工还是情绪高昂,精神十足,备好给养后立即出发,就这样的接连行军,从一九四六年春到一九四六年秋,张风集战役、沙土集战役,相继还有定陶战役,和一九四七年的鹅鸭厂战斗以及围攻武城、嘉祥、巨野,每次战役都参加支前,只要接到通知,都是按时间,按地点准时到达,当时常在一起配合支前的有区武装部,武永师同志,只要有他参加去带队,他总是要头前领队,行起军来,每前进一程,走到一村,他就早已到达,并找好了当地的带路人在路口等待,你看他瘦瘦的个子,练的一身好武艺,走起路来象旋风,劲头大的很,整天精神饱满,民工跟着他特别高兴,凡事他身先士卒,头前带领,民工胆子也大了,任何艰险的工作也不感到艰苦了,围攻单县时,本来部队安排担架民工在村后等待任务,由于他的带动,民工就主动随战士火线送弹药、接任务。朱口村民工朱本考同志未经部队知道,就随同战士去火线送弹药,已回来了部队才知道,从而对战士也起了一定的鼓舞作用,得到部队的好评。

 

决定蒋帮命运的一战,考验群众意志的支前

 

淮海战役,是决定蒋匪帮命运的一战,也是蒋帮垂死挣扎的最后一战。在严寒腊月的冬天,对支前群众也是一次严峻的考验。淮海战役时,冀鲁豫大部分地区已解放,蒋匪帮的剩余部队也大部被引到淮海一带,是彻底打垮蒋介石的最后一战。当时原寿张县要筹集、供应米面,运送到洛口,再转运到前线。出车五千余辆,在没有汽车胶轮车的情况下,只能用牛拉的铁轮大车,在300余里的路程上,时处腊月严寒,又遇风雪天,气温已降到零下10度左右,地冻得象石板一样,运粮有时还要夜宿路旁,道路崎岖不平,部分车轴都剪断了,牛蹄夹掰伤的情况每天都会出现。遇到这问题,只有把任务再分到其他牛车上,还要继续前进,任务还得完成。就这样在冰天雪地的条件下,又三餐不得保证,有时还夜宿路旁,每日行程不到五十里,六天才送到洛口车站,任务还是全部胜利完成,没有一人叫苦,在完成任务返回的道路上,群众仍是谈唱风生。在车站看守的民兵人员,既没有棉被、大衣,也没有胶鞋、雨衣,昼夜守护着米面,在雪地上整天巡护,夜晚冻得实在难忍,就只好围着米面垛跑起来,换取全身的温暖,半月多的时间,在车站吃住,直到胜利交接完成任务,才返回本县,都是个个精神饱满。

 

做军鞋,看谁做的美观坚固,看谁做的战士穿上满意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两个时期,都是敌据城市,我据农村,我军吃穿全由农村供给,军衣、军鞋也由群众手工去做,每年都有做棉军装和军鞋任务一到两次。一九四四年冬,上级分给寿张抗日三区棉军装五千套。接到这一任务后,立即召开有关会议,布置研究具体工作。由于我们这里是老革命根据地,平时的群众工作也做得扎实,军民关系很融洽,人民热爱自己的子弟兵,所以当接到这一任务后,都很踊跃接受,仅几个大村庄就把这五千套军装的任务揽包下了。莲花池村一个庄这一次就接受了400多套军装任务,妇女们都动员了起来,全力以赴,精工制作,在短短的五天的时间就完成了任务,经上级验收全部合格,没有一个返工现象,受到了上级的表扬。还有在一九四五年春天,我区又分到做军鞋任务一万多双,要求半月完成。我们把任务布置到各村庄后,各村立即掀起了做军鞋的热潮,都把最好布料拿出来做军鞋用,鞋底逢得密密麻麻,既结实,又大方。有的村庄做的军鞋都在鞋的前后打上包头,鞋底上掛上掌,使鞋更加耐穿耐磨,她们把爱自己的子弟兵,好让他们到前方多打胜仗,多消灭敌人的深情厚意都用在做军鞋上。只用七天时间就圆满完成了做一万多双军鞋的任务。

在我党和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军民合作,英勇斗争、艰苦努力,取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胜利确实来之不易,没有党的领导,没有人民子弟兵的浴血奋战、前赴后继,没有千百万劳动群众的踊跃支前,是不可能的。我们这个老根据地的群众也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总结我地区人民群众之所以有这样高的觉悟,有这样踊跃支前的热潮的原因,就是他们充分认识到,只有我党和毛主席所领导的革命军队才是自己的军队,是为全体劳苦人民谋利益的,为其翻身求解放的,而日本帝国主义、地主以及其总代表蒋介石则是剥削压迫人民的死对头。同时我党一贯深入细致的群众工作和模范行动,也深深地影响和教育广大群众,使之阶级斗争觉悟不断提高,参加革命斗争决心也愈坚决,形成一种巨大的力量。军民团结、党群团结,是我党克敌制胜的法宝,也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孙镜清,中共台前县委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