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松巧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中国人民迫切要求和平,希望中国成为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中国。但是,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要从人民手中夺取抗日胜利的果实,使中国仍旧成为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蒋介石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和武力援助下,抗战结束后积极准备发动内战,消灭人民力量,消灭中国共产党。在1946年6月底,撕毁了“双十协定”,向我解放区发起了全面进攻,挑起了内战。

在中国共产党、毛泽东的正确领导下,为了粉碎蒋介石反革命阴谋,组织全国性的大反攻,“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为了革命战争和运送解放军、支前物资需要,1946年11、12月份,冀鲁豫军区党委决定由郭英带人筹建黄河河防指挥部。经过郭英和同志们几个月的艰苦努力,1947年2、3月份在寿张县长刘村(今河南省台前县长刘村)正式成立冀鲁豫黄河河防指挥部(简称指挥部)。任命郭英为政治委员、党代表,曾宪辉为司令员,刘茂斋为副司令员,梁仁奎为参谋长,谭广汉为副参谋长。之后,在黄河河防指挥部的指挥下,形成了沿黄河上至濮县,下至东阿,后延伸到济南三百多公里的黄河河防保卫线。

黄河河防指挥部的任务是:

第一,造船,做大军过河的准备。每个渡口要造船20只。造船采取分散、隐蔽的方法,普遍成立了木工厂、铁工厂、纺麻厂、生产木板、铁锚、麻绳等必用物资。赶造木船要时间快,质量高,同志们开足马力,日夜奋战。孙口渡口造得比较快,船也比较大,共造了50多只,有几只可以容下几辆大汽车和装甲车。全县7个大队,共造船320只。

第二,护船,抵制新五军的破坏。曾宪辉等人在黄河北岸制造船只,被国民党新五军发觉了。他们在黄河南岸驻扎了一个师的兵力,挖战壕、修工事,不断派遣船只偷袭指挥部,同时敌机每天来轰炸。曾宪辉他们是在敌人的炸弹、照明弹和飞机扫射下进行作业的,不少同志英勇牺牲,仅四大队就有50多名同志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为了减少伤亡,指挥部把兵工厂挪到树林里,把造好的船只藏在船坞里。敌机炸不到船,又派船偷渡,妄图过来烧毁船只。比如有一天早晨,敌人两只船约载有一个排的兵力,向河北驶来,曾宪辉发现后,由于时间仓促来不及下达命令,就从一个战士那里夺过来一挺机枪,带领其他两名战士扑向河沿,给敌人以迎头痛击,打沉了两只敌船,50多名敌人淹死在河里。接着敌军又向我阵地发起炮击,四大队的同志们配合独立营与敌人展开激战,战斗从早晨打到下午三点停止。如果战船被毁,就会直接影响二野飞渡黄河的布置。

第三,防守黄河,保卫解放区。当时,黄河以北地区已全境解放,成为可靠的后方。解放区正进行着轰轰隆隆的土改,一些顽固的地富分子都跑到了黄河南,组织起反动的“还乡团”,配合敌新五军,企图杀向河北,破坏土改,残害我革命干部,气焰十分嚣张。黄河指挥部又肩负起防守黄河,打击入侵之敌,抗击还乡团,保卫解放区的重任。

第四,转运军用物资,护送军民。当时,黄河南是游击区,我军的主力、地方武装和革命干部以及大批群众,要通过黄河渡口到河南打游击,搞活动,形势紧张时,大批干部和群众要到河北存身。这样,就要护送群众和军队。开封解放后,要把大批胜利品、枪炮弹药和一些伤员转到河北解放区。所有支前物资,都要通过黄河渡口运往前线。

第五,训练船工,加强政治和技术指导。在敌人的炮火之下,以最快的速度强渡黄河,把几十万军队安全运到对岸,没有一定的政治觉悟和驾船技术是不行的。以郭政委为首的政治部对选拔的船工抓紧进行政治教育,提高船工的阶级觉悟,郭英同志还亲自编写了《跟上去》的小册子,船工水手们学习以后深受教育。指挥部举办了军事和渡河技术训练班,请军事干部和老船工传授技术,经过一个多月的学习和训练,“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专等下达渡河命令了。

黄河河防指挥部从1947年7月到1949年9月运送了二野(刘邓大军)、三野(陈粟大军)、四野(林罗大军)主力军从孙口渡河南下,支援全国解放。运送人次达400多万,尤其是1947年的下半年最紧张,每天晚上都要运送一二万军队。另外,还要运送大批的军火、粮食、担架、伤员、后勤机关人员、民工以及当地的群众。整整三年多,黄河河防指挥部在300多里的黄河沿线上出色地完成了军区党委交给的光荣任务。

1949年秋,黄河河防指挥部在完成历史使命后,根据军区党委的指示撤销了,指挥部的全体同志也随大军南下,支援全国解放。

         (本文选自《濮阳党史通讯》1994年第1-2期,99-1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