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彩真 岳喜省

    1947年6月,根据党中央、毛主席“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积极准备,于6月底突破黄河防线,挺进中原”的作战命令,6月30日刘伯承、邓小平同志率12万大军,决定在濮县(今濮城镇)至东阿(属山东省)300 里的地段上强渡黄河,突破敌人防线,举行战略反攻,寿张县孙口(今台前县孙口)是大军强渡黄河的中心渡口,黄河河防指挥部就设在台前南郊长刘村,野战军司令部便设在寿张县城附近。

    30日上午,刘伯承、邓小平等首长到达寿张县,他们不顾征途疲劳,不怕敌机轰炸,当即来到黄河河防指挥部。指挥部政委郭英同志详细向两位首长汇报    了渡河准备情况,然后他根据对岸不但有敌人盘踞,而且每天有敌机轰炸河面的情况,大胆地阐述了自己的意见:“一、白天敌人封锁河面,我军不宜渡河,所    以白天要隐蔽好,不能暴露目标;二、每晚9点准时开渡,要求部队按时到达指定的渡口,不得迟误;三、上船时,部队官兵不论职务高低,一律听从水手船工的指挥,让上就上,不让上不能上。这三条做到了,就能保证军队安全顺利地渡过黄河。”刘、邓首长欣然同意了他的意见,并当即任命郭英同志为军法特派员。刘邓首长离开指挥部后,又亲赴渡口视察,观看了船坞,在和水手们的亲切交淡中,鼓励他们不怕困难,不怕牺牲,英勇机智,下定决心完成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渡河任务。

    下午,刘、邓首长回到司令部,司令部是一所农民房子,黄泥坯墙,房间不大,四壁挂满了地图,中央摆放着四张桌子,桌上铺着黄昵军毯。邓政委坐在桌边,一边看着地图,一边抽烟沉思,小碟里堆满了烟蒂。刘司令员在屋里踱步思虑,李达参谋长则电话不离手,交替着和冀南、豫皖苏军区部队首长通话,了解和传递情况。

    是日晚,野战军在刘、邓首长指挥下,按预定计划在我军大炮的掩护下,以勇猛神速的动作,一举突破了敌军黄河防线。蒋介石所谓可以替代40万大军防守的“黄河战略”神话,只一夜工夫就烟消云散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战略进攻的序幕,也就在这个晚上揭开了。

    渡河的第二天(7月1日)下午,刘伯承、邓小平同志召集各纵队军政首长研究了行动计划。在一间不大的农村小学校的教室里,墙上布满了标着许多红蓝色箭头的军用地图。

    邓小平政委和平时一样严肃、镇静,讲起话来斩钉截铁,他深深地吸了一口纸烟,指着墙上的地图说:“由于一年来,我军在内线作战大量歼敌的结果,蒋介石被迫放弃他的全面进攻,而在山东和陕北两翼,集中兵力进行绝望的所谓重点进攻。现在,山东敌人聚集了60个旅,45万人,陕北15个旅,14万人。正象刘司令员所讲的:敌人搞的是‘哑铃战略’,把两个铁锤放在山东和陕北,我们晋冀鲁豫战场是联系东西两战场的中间地带,正象这个‘哑铃’的把。现在党中央交给我们的任务,就是要砍断这个把,把战争从解放区引到国民党统治区域里去,和全国各战场兄弟部队一道,在党中央的统一号令下,使我军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

    刘司令员插话说:“山东按着敌人的脑袋,陕北按着两条腿,我们拦腰砍去。”他的生动形象的比喻,使得在场的同志都笑了。

    邓政委接着说:“这一刀一定要砍好,一定要砍在敌人的要害部位。”

    刘司令员接着说:“一年来敌我悬殊的情况已经有了很大改变。但是,敌人的力量还是很大的,我们不能低估,这就决定了我们野战军实施战略进攻的方式不是逐步推进,而是跳跃式的。我们要大胆地把敌人甩在后面,长驱直入地跃进到敌人的深远后方去。”他一面把眼镜推到额头上,拿手帕擦了擦那只有些发炎的眼睛,一面指着地图说:“你们看,大别山这地方,就象孩子穿的‘兜肚’,是长江向南面的一个突出部。我们跃进到大别山,就可以东胁南京,西逼武汉,南抵长江,驰骋中原。到这时候,北面的敌人就会吸引一部分到我们这边来,山东、陕北和其他战场的担子就可能减轻一些,他们不但可以在内线继续歼灭敌人,而且可以抽出更多的兵力去打外线。这样,我们的担子就会加重,困难就会增多。不论在跃进途中,还是到了大别山,我们都会遇到……。”

    邓政委说:“革命就是困难的事。我们的行动,决不是冒险,而是一个勇敢的行动。毛主席指出:我们到大别山可能有三个前途:一是付了代价站不住脚,退了回来;二是付了代价站不稳,在周围坚持斗争;三是付了代价,站稳了。我们要克服一切困难,力争第三个前途,坚持为跃进大别山,并在那里站稳脚跟而斗争。跃进大别山,解放中原,这是中央的第一步棋。下一步棋,就是以中原为阵地,再来一个跃进,打过长江,解放全中国。”停了一会,又继续说:“大家还可以反过来想一想,如果现在不打出去,情况将会怎样呢?当然,我们在内线还可以继续歼灭一些敌人,但是解放区的人力、物力、财力都会渐渐消耗殆尽,我们很难持久下去。蒋介石就是希望把战争放在解放区里进行,这样来彻底摧毁解放区,达到他消灭共产党和人民解放军的目的。我们要打出去,破坏蒋介石这个恶毒的反革命计划。”刘、邓两位首长的讲话常常是这样的,一个没有讲完,另一个接着讲,反映了两位将军政治军事上见解的和谐一致,这也正象人们对这两位首长的称呼——“刘邓将军”一样是融洽一体的。

最后,刘司令员对南征行动,作了具体部署,并决定在出动前在鲁西南这几个地区先打几仗。

此后,刘邓将军在寿张县又住了3天,日日夜夜指挥着部队作战和思索着下一步的作战计划。

    7月4日夜,刘邓首长来到孙口渡口。此时星垂旷野,月涌中流,在夜色苍茫中,水兵队长程文立、舵手程广礼等从草丛深处驶出“爱国号”平头木船。刘邓首长敏捷地跳上船去,两位首长意气风发,并肩站在船头,船象脱弦利箭,向黄河南岸急驶而去。夜平静得出奇。突然,两架敌人侦察机沿黄河由西向东飞来,一路撒下许许多多照明弹。站在船头解开外衣的邓政委见敌机临空,谈笑风生地对刘司令员说:“敌人怕我们渡河寂寞,特别点亮了‘天灯’。敌人的空军墨守陈规,一侦察,二报告,等它叫来轰炸机群,我们全军渡河完毕。”“是啊!”刘司令员用手推推他的玳瑁眼镜,赞同地说:“不明修栈道,怎么能暗渡陈仓呢!这就叫临晋设疑,夏阳渡河’嘛。”说着,两位首长相视而笑。

刘邓首长渡过黄河在下船前,几乎同时把手伸向船工,异口同声地说:“你们辛苦了,是你们为人民立了大功。”后来,两位首长还亲笔签署命令(全文附后),嘉奖黄河船工。

 

 

刘邓首长嘉奖黄河各渡口船工信(全文)

 

    由于你们不顾敌人的炮火和蒋机的骚扰,不顾日夜的疲劳,积极协助我军渡过了大反攻的第一个大障碍,完成了具有历史意义的渡河任务,使我军非常顺利地到达黄河南岸,以歼灭蒋伪军收复失地,解放同胞,这是你们为祖国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立了大功。你们这种无比的积极性和热情,全体指战员莫不敬佩和感激。我们到达南岸后,先后收复了鄄城、巨野、曹县、郓城等地,消灭了蒋军曹福林部两个旅,这些胜利是和你们分不开的。为了慰劳你们的辛劳,特犒劳你们每人猪肉一斤,并祝你们继续努力和健康!

                                           一九四七年七月十七日

 

(本文根据曾亲自参加过这场战斗的老同志曾宪辉、唐平铸、苗冰舒以及文中郭英女儿郭军等的回忆整理。选自《台前文史资料》第六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