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出生年月排序)

    刘宴春  原名刘方武,曾用名刘继先、张耀先,张得麟,河南省濮阳县人。1903年1月出生在贫苦农民家庭。青少年时辍学务农,但仍刻苦自学。1922年春任小学教师,同年11月考入濮阳县师范讲习所,毕业后任教于濮阳县第一、二模范小学,举办学生“读书会”、“运动竞赛”等,阅读进步书刊,传播进步思想。1930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旋任濮阳县第一模范小学党支部书记,组织领导了“濮阳县教法研究会”、“濮阳县教职员联合会”和濮阳县教师增资,濮阳县盐民驱逐盐巡等活动。1934年4月后任濮阳县委宣传部长、书记。当年秋冬,濮阳党组织受破坏,被迫转移范县、濮县工作,不久恢复了濮范乡师党组织,建立了范县彭楼党支部、濮县中心支部(后改为濮县县委)。1935年任直南(又称冀鲁豫边)特委巡视员,当年秋冬,与河北省委代表、直南特委书记黎玉,以濮县徐庄(今莘县)支部为核心,在范县、濮县北部地区组织游击队,领导了农民分粮吃大户斗争。同年底,他在徐庄引荐山东省工委负责人赵健民会见黎玉,此后山东党通过河北党与党中央取得了联系。1936年5月恢复成立中共山东省委,同时直南特委领导的濮范地区党组织划归山东省委领导,同年6月在山东省境内黄河以北、临清以南、茌平县以西地区成立鲁西北特委,刘宴春为特委书记,9月任山东省委委员、组织部长兼鲁西北特委书记。秋,主持建立台前境第一个农村党支部---中共甘草固堆党支部。1937年春末根据抗日工作需要,鲁西北特委分设两个特委,南部地区为鲁西特委,刘宴春任特委书记,北部地区为鲁西北特委,刘仲莹任特委书记。同年1 1月山东省委为加强津浦铁路以西、黄河以北地区抗日,新建鲁西北特委,由赵健民任特委书记,省委常委、组织部长张霖之为驻特委省委代表,刘宴春为特委成员。特委成立后,刘宴春遵照党的指示在冀鲁豫边区发动民众,组建武装,开展抗日。1938年3月濮范地区党组织划归直南特委领导,刘宴春先后任直南特委宣传部长、组织部长。后入北方局党校学习,结业后任豫北地委书记。1940年3月任冀鲁豫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长,后赴延安参加整风学习,出席中共七大。七大闭幕后返回冀鲁豫。1945年10月后任冀鲁豫区党委社会、组织部长。1949年8月任平原省委组织部长兼省委党校校长、省纪委书记。1952年11月平原省建制撤销,调任华北局纪委副书记。1954年5月任中共中央纪委(后为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1958年3月后任中共河南省委常委、农委副主任、省政协副主席。“文革”时期遭受错误批判,被下放到“五七”干校强迫劳动。1970年6月29日病逝于焦作。

 

   季丕显  又名季新,山东省菏泽市白虎乡汲菜园村(今属菏泽市牡丹区高庄镇)人,1905年出生,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先后任菏泽县工委书记、寿张县委书记、运西军分区政治部主任、运西专署武装科长、南华县抗日县政府秘书。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湖北省农学院党委书记等职,1971年病故。

 

袁舒  山东省长清县袁庄村人,1910年2月生,自幼读书,1934年6月,于山东省立第一师范毕业,同年7月在长清县许寺完小教书。1937年10月参加革命工作,在长清县抗日游击队当队员,1938年1O月调长清县抗日动员委员会工作,任动员分配股长,1939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10月去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41年5月结业后调张秋县抗日民主政府任秘书,1942年11月调寿张抗联工作,后调冀鲁豫第七专署财科工作,1943年8月,复任张秋县抗日民主政府秘书,1945年9月,任张秋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1946年2月,调济宁市工作,任区长,后任东平县县长,冀鲁豫七地委办公室主任,专署民政科科长。1949年10月,任成武县县长、县委书记。1954年8月调菏泽专署任副专员。1958年1 1月后,任菏泽农业专科学校党委书记兼校长,菏泽地委文教部长、统战部长、宣传部长、地委常委。1965年12月6日因病逝世。

 

图片7.png管大同  山东省潍县高里乡杨家管子村人,1913年4月出生于农民家庭里。自幼在家乡上学,后来在济南读初、高中,学习期间,接受了爱国主义的民族民主思想,积极参加抗日活动。1932年春去北平,先后在文治高中、北平大学历史系、北平中国大学政治系学习。1936年春,加入了民族解放先锋队和“社联”,参加到南京的请愿活动。同年10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七·七事变”后,随北平大中学校流亡济南,同年10月,由党组织派到聊城抗日,初任山东省第六区政训处驻寿张办事处干事,旋任寿张县抗日县长。他积极发动群众,组织抗日武装,和附近党组织取得联系,为以后的抗日活动打下了基础。1938年4月底,调任聊城政治部宣传科长。同年8月,随同范筑先参加济南战役,并任前线指挥部政治部主任,10月,以前线指挥部政治部为主,在齐河、长清、禹城、茌平、高唐边界地区,组建鲁西北抗日游击司令部第31支队,任司令员。年底,根据鲁西特委指示,以31支队为主,成立八路军平原纵队初任副司令员,后任司令员。1939年夏秋后,在泰西行政委员会、鲁西行政公署工作。1942年12月任鲁西南专属专员,1944年9月,进中共中央平原分局党校学习,1945年学习毕业返回冀鲁豫工作后,任鲁西南专署专员,解放区黄河谈判代表、解放区救济总会驻天津代表、华北永茂公司监委兼进出口管理委员会主任。1948年济南解放后,任济南市人民政府秘书长兼市财办主任等职。1950年1月,调任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党组成员、外资企业处处长。1954年5月后,任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副局长、局长、党组副书记、书记国家机关党委委员和国务院财贸党委委员等职。1958年被聘兼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1964年,曾代表国家出席在北京召开的国际科学讨论会。1978年,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成立后,任副局长、党组书记。主要著作有《过渡时期的国家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的高级形式——公私合营》、《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和平改造》、《工商业者的社会主义道路》。1981年去世。

 

籍献西  曾用名籍昆,河北省高邑县东驿头村人,1913年12月出生在农民家庭。自幼读书,1933年在北京上高中时因家境所迫辍学,边务农,边协助办学。抗日战争爆发后,为避敌随全家逃至临城谋生。1938年7月参加革命工作。1939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入伍后,历任太行、冀西民训处科员,邢台县抗日民主政府科长、秘书,太行邢东抗日办事处副主任,邢台、高邑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党校学员,中共高邑县委书记。1947年11月在太行武安(令属河北)参加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召开的冶陶会议,会议结束后,调任中共寿张县委书记。1 952年5月任中共聊城地委委员,秘书长.1958年3月任中共聊城地委常委、秘书长。1954年8月任中共聊城地委副书记。1953年4月调任中共菏泽地委副书记兼专员。1958年1 1月济宁、菏泽合并后,任中共济宁地委副书记兼专员。1959年8月恢复菏泽专区后,任中共菏泽地委书记处书记兼专员。1968年8月后,任中共菏泽地委书记处书记、地委副书记。1967年4月任菏泽地革委副主任,嗣后任菏泽地革委党的核心领导小组副组长。l975年8月任中共菏泽地委副书记。1978年6月任中共菏泽地委顾问,1983年12月离休。1988年7月病逝于菏泽。

 

图片8.png王维群   原名王宪五,又名王献吾,山东省冠县贾镇王辛村人,1914年9月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30年考入冠县第一高小,1933年考入寿张山东省第八乡村师范,1934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因家境贫寒无力支付学费而辍学,在冠县任小学教师.1936夏任中共冠县特别支部书记,秋任中共冠县工委书记,冬初任中共冠县县委书记1937年春任中共冠县中心县委书记,春末夏初任中共鲁西北特委组织委员,9月入延安中央党校学习。1938年春党校学习结业后分配到中共中央机关任总务处处长,嗣后兼任中央直属机关生产指导处处长,参加指导了南泥湾等生产基地的开辟工作。1942年入中央高级党校学习。1945年夏作为冀鲁豫边区的代表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抗日战争胜利后调往冀鲁豫边区工作。1945年11月任冀鲁豫一(泰运)地委委员、宣传部长,1946年夏兼任阳谷县委书记。1947年7月任冀鲁豫区六(运东)地委组织部长,9月任冀鲁豫区九(濮范)地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嗣后代理书记兼专员。1949年8月冀鲁豫区建制撤销,旋任中共平原省聊城地委书记.1952年6月调任平原省委企业党委副书记兼工业厅长,11月平原省建制撤销,调任中共河南省委委员、工业部副部长兼省财委副主任、工业厅长。为支援国家重工业的发展,1953年任洛阳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兼洛阳第一拖拉机厂筹建处主任。嗣后根据建设的迫切需要,遂又任洛阳市委第二书记兼洛阳建筑工程局局长及局党委书记。l958年9月调任河南省副省长。1963年任中共河南省委侯补书记、副省长、省人委党组副书记,负责省人委的日常工常,同时还兼任省农委主任、党组书记。“文革”期间受到错误批斗。1972年恢复工作后任省委副书记、省革委副主任,负责全省工农业生产及财经工作,曾受到周恩来总理等国家领导人的表扬。1977年秋曾带领中国人民友好代表团赴罗马尼亚参加其建国三十周年大庆活动。1984年经中央批准离休。1988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聘为咨询顾问。现住济南。

   

张云峰  山东汶上县人,1915年生,1936年毕业于山东省立济南高级中学。1937年底参加工作,1938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八路军连指导员、营教导员、大队长等职。1940年以后,先后任汶东县县长,鄄西办事处主任,1945年5月任寿张县县长。1947年随刘邓大军南下,在大别山打了一年游击后任皖西一专署副专员。新中国成立后,任治淮几个重点工程指挥部的政委、治淮建工局局长。调到安徽工作后,任省建筑厅厅长,省重工业厅厅长,省水电局局长,省水利厅厅长,省委工交部副部长,省农委副主任等职。1982年离休。

 

 

   

   图片9.png姜克夫  原名绍虞,又名渭扬,山东省高唐县后郭庄人,1916年生于一个农民兼手工业者的家庭。1924年随父迁居黑龙江省大赉县,就读于当地私塾,高小、师范和齐齐哈尔工业中学。1933年转赴北平,就读于东北难民子弟中学,国立东北中山中学和东北大学。1935年参加“一二·九”学生救亡运动,旋即参加中共外围组织“东北人民抗日会”、“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7年8月流亡山东,考入国民革命军第三集团军政训班学习。10月结业后赴聊城抗日,遂由山东省第六区抗日游击司令部政训处派往寿张县办事处工作,嗣后任寿张县特务大队政治指导员,鲁西北抗日游击司令部第十支队民先总队长及聊城政干校政治指导员。1939年赴延安抗大学习。1940年初,任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八路军军政杂志》编辑,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考取中央研究院研究员,当年秋调任解放日报特派记者、一版编辑。1945年调东北任《春江日报》社长、总编辑,后任安广县长,赉广联合县第一副县长,安达县副县长、代县长等职。1948年5月调任中共长春工委秘书主任,进城后改任长春特别市政府秘书处长兼交际处长及敌伪产业清委会副主任。1952年任东北行政委员会文委办公室主任。1955年后,任中国科学院宣传局副局长、哲学社会科学部办公室主任。1959年任政协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选辑》主编。1972年任中国科学院民国史研究室副主任、《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主编。主要著述有《抗日根据地鲁西北区》《山东抗日筑先纵队》《民国军事史略》,与他人合作编著的有《中华民国大事记》《东北大学史稿》等著作。

 

   萧道明  山东省阳谷县十五里元乡肖店村人,1917年3月出生于农民家庭。自幼在家乡半耕半读,1938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从事革命工作。1941年6月任张秋县六区分区委书记,1944年秋调做教育工作,曾任张秋县实验小学分校校长、笫四抗高校长、冀鲁豫九专署重点抗日完小校长等职。1949夏,调任冀鲁豫九(濮范)专署教育科科员,同年秋调平原省聊城专署办公室任秘书。1951年秋后,任茌平县人民政府秘书、副县长,1953年10月代理茌平县长,后任茌平县县长。1957年1月后,任聊城专署办公室副主任、督导室副主任、地委农村工作部副部长。1961年7月恢复阳谷县建制后,任中共阳谷县委第一书记,1962年9月县委实行正副书记制,旋任阳谷县委书记。1965年春,调任聊城专署农林局局长。“文革”中曾受到错误批判,1972年冬恢复工作后,任聊城地区供销社革委主任、党的核心领导小组组长。1979年7月任聊城地区多种经营办公室主任、党组书记。1982年11月离休后仍撰写革命回忆资料,出版了《萧道明诗文集》。

 

杨岗  原名杨维新,山东省梁山县临湖集村人,1919年2月出生于农民家庭,“七·七”事变时,毕业于山东曲阜二师,遂回家乡进行抗日活动。1938年在东平(今梁山)八区区队任政训员、民先中队长,为共产党领导的第六支队扩军。1939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成立东平八区党的中心区委时,任宣传委员,成立八区动员委员会时,任宣传科长。1939年8月中共寿张县委正式成立,先后任宣传部长、组织部长,1940年6月升任中共寿张县委书记。1941年3月任昆山县(今梁山县)委敌工部副部长,1944年任县委副书记,后任书记。1948年4月调到嘉祥县任县委书记,后来赴华北局党校学习。北京解放后,被调到中央组织部筹办俄语学院,任政治处兼人事处长。1949年俄语学院和外国语学院合并为外国语学院,任院党委副书记。“文革”时期,遭到错误批斗,1976年落实政策后仍任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1981年离休。

 

陈亚颀  女,1920年2月出生于北京市通县,参加革命前在济南女子中学读书,1937年9月参加革命工作,先后在181师学兵队、65军政治部宣传科、十军团政治部宣传科工作,1939年2月在十军团政治部加入中国共产党,然后从该部撤出到晋冀豫党校学习,同年秋至1940年秋,担任冀鲁区党委宣传部、二地委宣传部宣传科长,1940年6月至1942年9月,任中共寿张县委副书记兼县委宣传部长,其间,1941年3月至6月代理寿张县委书记。1942年10月,任冀鲁豫区党委宣传部宣传科科长,1943年秋到延安党校学习。1945年9月学习结业,又回到冀鲁豫区党委宣传部工作,1947年任《冀鲁豫日报》社副总编,1948年在冀鲁豫区党委政策研究室工作。1949年任四川省重庆市总工会、妇联女工部副部长,1953年任一机部汽车局办公室副主任、动力处处长,1957年任《中国青年》杂志社副总编,自1958年秋,先后在北京市机械局、机电局、成套局任副局长,1970年后到农村插队,1975年至l982年,先后任北京市二轻局、汽车工业公司领导小组成员、副经理,1982年任农机部生产管理局副局长、一机部企管司顾问。

 

    庞展  原名庞风展,山东省博平(今属荏平)县张贾庄人,1920年7月生于农民家庭。自幼读书,十五岁时考入寿张山东省第八乡村师范读书学习期间,参加抗日救亡活动。1938年4月经中共鲁西北特委介绍到南宫八路军一二九师政训班学习,同年5月分配聊城政治干部学校任政治辅导员,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日军侵占聊城后,任八路军筑先纵队机枪营四连指导员。1940年被选送到太行山抗大总校学习一年,后相继任一二九师新八旅政治部干部干事,冀南三分区政治部组织科副科长,晋冀鲁豫军区二纵五旅政治部组织科科长等职。1947年7月,在鲁西南羊山集战斗中身负重伤,为二等残废。1948年10月后,任中央组织部干部处干事。1950年6月调中央军委总干部部工作,历任一处任免科长,二处副处长、处长。1960年任国防科委八局局长,在聂荣臻直接领导下,管理全国军属国防工业高等院校的教育工作。1955年被授予上校军衔,1960年晋升大校。1957年6月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文革”中受到长期迫害,1979年4月恢复名誉。同年8月担任国防科委二十二基地副政委、基地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等。1980年1月该基地划归第二炮兵。l932年离休。1988年7月荣获中央军委授予的独立功勋荣誉章。

 

图片10.png谢惠玉  原名谢家珩,山东省博平(今茌平)县谢天贡村人,1920年9月出生在农民家庭。幼年丧父,家境贫寒,十一二岁入小学读书数年。文化程度相当初中。1937年5月在本村加入中国共产党,任支部书记。抗日战争爆发后,发动民众,组建武装,开展抗日。曾在聊博堂清工作团、先纵五大队、博平地下武工队等抗日武装任职。1940年9月入抗大一分校学习,1941年奋学习未结业,调出参加张秋县的筹建工作,先后任张秋县三、四区抗日区长兼中队长、武工队长、张秋县武委会主任。1947年6月张秋县建制撤销后,调任中共寿张县委委员、副县长、兼武委会主任。1948年3月,任中共寿张县委委员、县长。1952年10月,调聊城专署工作,任文教科长。1954年1月,任中共范县县委书记。1956年3月,任聊城专署副专员、党组成员。1958年2月,任中共范县县委第一书记。1959年11月复任聊城专署副专员。1960年在总结1958年“刮五风”经验教训时,受到“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工资由13级降为14级”的处分(中共山东省委1980年2月5日决定撤销这一处分)。1961年春,任聊城专区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1962年6月任中共临清市委副书记。1965年3月再任聊城专署副专员、党组成员。1967年3月,结合为聊城地革委常委。9月,地革委工作瘫痪后,受到错误批判。1969年12月后,任地革委常委、生产指挥部副主任和党的核心领导小组成员、副组长。1975年3月,任地革委农林水办公室副主任、党组副书记。1978年7月,任聊城行署副专员、党组成员。1979年9月任中共聊城地委常委。1980年3月任中共聊城地委副书记、副专员及行署党组副书记。1983年12月后不再担任地委、行署领导职务。1984年10月离休。?年去世

 

    雷振  山东省东阿县人,1920年10月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少年时期在东阿县立第一高级小学读书,1936年入山东省立第四职业中学,1937年“七·七事变”后弃学返乡,与共产党员魏子方建立了联系。1938年初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9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9月任中共东阿县第五分区委会宣传委员、组织委员。1940年3月调任中共东阿县六区委书记。1941年2月调任中共东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同年8月代理部长,11月,调中共张秋县委宣传部长。1945年6月,任张秋县组织部长,1946年3月任张秋县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1947年1月任张秋县委书记。1947年9月调中共冀鲁豫九地委组织部任干部科长。1948年7月,调任冀鲁豫区党委党校支部书记,1949年2月在冀鲁豫区党委党校组教科负责教学工作。同年8月,冀鲁豫区建制撤销,旋调中共平原省委党校组教科负责教学工作。1950年2月任平原省委党校中班党支部书记,1951年2月改任党校教研主任,1952年6月任党校教育科长。1953年3月调华北人民监察委员会办公室任副主任。1954年9月调燃料工业部石油管理总局工作,历任总局办公室副主任,总局专家室主任,1955年6月任石油工业部部长办公室主任,石油工业部研究室副主任,中共石油部北京勘察设计院委员会书记,中共石油工业部机关委员会常委、组织部长兼大庆会战总指挥部委员会常委组织部长,石油工业部生产技术司副司长,石油部干部部副部长,燃料化学工业部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负责人,石油工业部人事教育司顾问。1982年12月离职休养,被聘为石油工业部咨询委员会委员。

 

何进  曾用名何世庚,1922年2月4日出生于一个城市贫农家庭里。由于家境贫寒,在小学老师的帮助下于济南就读初中一年,当时正值“一二·九”运动,积极参加学运,接受爱国救亡的启蒙思想,后考入福建马尾海军学校读书。“七·七”事变后,拥护共产党抗日救亡的主张和憧憬共产主义伟大理想毅然脱离海军学校奔赴延安。1938年2月入抗大四期学习,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后到八路军总政治部组织部工作。1939年入马列学院及马列主义研究室学习。1941年调到八路军120师359旅任干部教育科、宣传教育科副科长,曾参加屯垦南泥湾大生产运动和南下湖南创建抗日根据地及中原解放区突围北返延安的斗争。回延安后,因伤病体弱入中央党校学习。延安疏散时被派到张秋县委任宣传部长,1947年6月调任寿张县委副书记兼县长。

1947年春奉命南下。南京解放后,任南京市雨浦区军管分会秘书长、区委宣传部长、南京市委郊区工委宣传部长、江苏省委宣传部宣传处处长。1953年底为支援工业,到鞍钢工作,曾任鞍建高炉公司副经理、鞍建副总工程师、鞍钢二炼钢厂厂长、鞍钢建设公司经理、冶金部第三冶金建设公司第一副经理兼总工程师等职。1965年任江苏省冶金管理局副局长,1977年任冶金工业部计划司常务副司长,1982年底离。为冶金部咨询委员会委员。

 

       曾用名李存荣,山东省东阿县刘集乡梁庄人。1922年出生于农民家庭。自幼上学。1939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任本村党支部书记、兼任抗日村长、小学教员,发展党的组织,建立武装,开展反奸锄霸斗争。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县委组织干事、区抗联主任、区委副书记、书记。1949年9月后,任阳谷九区、三区、四区区委书记,阳谷、寿张、高唐县委委员、税务局长。1952年5月任中共寿张县委副书记。1955年下半年后,任聊城黄河修防处主任,位山工程局党委委员、办公室主任兼位山引黄工地党委书记,河务局副局长,省府水利处处长,农业厅办公室主任。黄河河务局人事处长等职。“文革”期间,受到错误的隔离审查、下放农村劳。1972年8月任临清县委书记、县革委主任。1978年调任聊城地区行政干校校长、党委副书记。1984年7月后不再担任地区行政干校校长、党委副书记职务。1938年底离休。   

以上人物资料选自《东昌人物》,中共聊城地委组织部、中共聊城地委党史办公室编,1990年12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