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蜡仝:白蜡荫庇三百载

2020-11-20 来源:
字体:
打印本页 浏览:18248

岳喜省

村名由来

台前县孙口镇白蜡仝村位于台前县委、政府所在地西一公里处,省道101、205线从村东北角交会穿过。该村现有人口1650余人,其中仝姓600余人,岳姓600人,郭姓350人,孟姓100人,还有一些人口较少姓氏居住。

据史料记载和老人代代口传,该村有300年左右历史。最早在此居住的是白姓,但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无后人相传;清朝初年,仝姓先祖从今台前县打渔陈镇东仝村迁入,居村前,取村名“仝家庄”;清雍正年间,岳姓先祖、宋朝爱国名将、民族英雄岳飞22世传人岳鸣儒,从今山东阳谷县寿张镇北台村迁入,居村后,取村名“岳海”;大致与岳姓先人迁入同一时期,郭姓先祖从今台前县城关镇满庙村迁入,居村东,取村名为“郭海”;孟姓则是因与岳姓联姻从今阳谷县孟楼村迁入,居村西北,和岳姓同称村名为“岳海”。由于仝家庄、岳海和郭海3村相距仅500米,逐渐发展趋于一个村,开始共用“仝家庄”这个名字。

历史上黄河经常泛滥,为适应生存,村民在村周围种植了很多的白蜡树。白蜡树有几大特点:环境适应性强,十分耐涝,只要水不全淹其身,就能存活;益寿,白蜡寿命可达百余年;易栽植,甚至可以埋枝而生;浑身是宝,条子能编篓、筐、囤等农用品,白蜡杆可做山镢、铁锨、筢子、锤头等工具的把,白蜡杈可用于打粮晒场。直至上世纪八十年代,该村仍有500余亩白蜡行。当时由于寿张县有几个带有仝字的村庄,如东仝、仝堤、邢仝、仝庄、仝家庄等,为便于区别,本村和周边群众干脆称其为“白蜡仝村”。

刘邓大军强渡黄河司令部所在地

     1947年是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反攻的转折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领导的晋冀鲁豫野战解放军根据党中央、毛主席“晋冀鲁豫野战主力积极准备,于6月底突破黄河防线,挺进中原”的命令,决定在西起濮县(今濮城镇)东至东阿(属山东)300里长的黄河北岸地段上强渡黄河。6月30日上午,刘邓首长到达今台前县后,不顾征途劳顿和敌机轰炸,来到设在长刘村的黄河河防指挥部,在听取政委郭英汇报后,当即任命他为军法特派员。离开指挥部,又亲赴渡口实地视察,察看了船坞,询问了船只准备情况,了解了通往黄河的水路,并和水手们亲切交谈。

下午,刘伯承、邓小平来到设在白蜡仝村西北部孟家胡同的野战司令部。这里距渡河中心孙口7里,距黄河河防指挥部3里,极宜调度协作。村周围的白蜡行片片相连,是防御敌机的天然屏障。孟家胡同东有南北通道,西接白蜡仝。司令部设在农户家黄泥坯墙的平房里。

据当时户主回忆,此后的几天亲眼看到过两位首长进出院子,高者戴着墨色眼镜,矮者40多岁,留着平头,走路十分精神。当天下午3时许,士兵曾向他们借过凳子和蒲扇,他们从不吓唬老百姓,司令部撤走以后,各样东西有序地放在屋里和桌子上,一件也不少。

据台前县文史工作者岳彩真、曹怀之等人考证研究,6月30日下午,刘邓在这里召开了各纵队司令员会议,当日晚第六纵队先头部队在范县李桥渡口渡河,二纵队先头部队在范县林楼、孙口渡河,一纵队先头部队在今台前县孙口和林楼渡河。渡河后的第二天,即7月1日,刘邓首长在孟家胡同相邻的学校里召开了各纵队军政首长会议,布置了渡河后的下一步方案。7月4日晚,在十几万大军即将渡河完毕时,刘邓首长在孙口渡口乘坐“爱国号”大船渡过黄河。

刘邓首长强渡黄河司令部虽在该村驻扎时间不长,但给群众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几十年过去了,每当提起,都感到十分光荣和自豪。

台前公社机关所在地

1974年,经河南省委批准,范县所辖的东部台前、侯庙、清水河、马楼、打渔陈、夹河、吴坝7个公社,组成中共河南省台前工作委员会、河南省台前办事处。由于办事处成立仓促,没有现成的办公场所,只好一方面选址建设,一方面临时占用台前公社所在地。台前公社党政机关便迁到白蜡仝村前的保险台上,临时占用了20余间中小学房舍。主要机关和领导同志在保险台上办公,社直部门和其他工作人员便租赁民房。当时的台前公社是一个大公社,所辖村庄除现在的城关镇、孙口镇全部外,还有今后方乡的大部,如张庄、玉皇岭、大寺郭、武口、后方、王楼、耿楼、后张、前张、辛庄、前方等村。公社书记由县委常委于长青兼任。公社机关在这里这一住就是3个年头,直到台前县工委办事处机关落成后,才于1976年底从白蜡仝村迁回原址。

县产业集聚区所在地

2008年,台前县规划产业集聚区,白蜡仝村1000多亩土地纳入规划。目前,产业集聚区已经初具规模,建成了羽绒服装产业园、化工产业园、农副产品加工园、金粮物流园等8个功能区。2014年底,园区面积达2.9平方公里,入驻企业92家,实现了年产销售70.5亿元。面对如此恢弘的成绩,作为贡献土地的白蜡仝村干部群众无不感到欣慰。

如今的白蜡仝村,村前有气势恢宏的产业集聚区,村后有交通局运管所,汽车销售部,村东有上海复兴教育园区和正大物流园。现代化的台前汽车站正在建设中。白蜡仝正由传统的农业村,向集工业化、企业化、商业服务化于一体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迈进。

人才辈出

由于土地肥沃,交通便利,白蜡仝村历来都是这一带较为富庶的村庄,文化教育也走在前头,培育了一代又一代英才。

郭宪文(1930—),1945年在冀鲁豫行署集训,1950年调平原省人事厅、办公厅工作,后多次提升,1979年调任交通部宣传部长,1992年退居二线,现为交通部正部长级巡视员;郭宪增,自幼入学,1933年考入山东省立第八乡村师范,七七事变后参加八路军,参加了鲁西南、平汉及淮海诸多战役。建国后历任中国军事科学院战史研究部主任、河南省南阳军区司令员等职。井后洞(1919年—1947.6),1947年3月参加解放军,为十一纵队独立旅三团战士,当年6月在山东万福河战斗中牺牲,被追认为革命烈士;岳修纲,字振三,山东省乡师毕业,抗日战争时期参加革命工作,曾和老一辈革命家潘复生、赵健民并肩战斗;岳修昌(1919—2011.12),黄埔军校西安分校第16期步兵科学员,毕业后加入国民党傅作义部,后任连长,平津战役中随国民党部队起义投诚,被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岳喜堂(1935—)自幼聪颖,后任首都航天机械公司技术干部、工程师。善于书画,退休后加入了几个书画研究会,其书法作品多次参加海内外大展赛,并入选书法典集;岳修嘉(1941—),1957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是我国海军组建以来较早的海军战士,后任北海舰队团职干部;孟宪章,离休干部,建国后在阳谷县从事民政工作;孟宪法,离休干部,曾任寿张县六区党委书记、寿张县委委员,后任阳谷县水利局长;仝士忠,离休干部,文才横溢,青年时为寿张县报社编辑,后在台前县党史办工作;仝士华,历任台前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县政协副主席,正县级干部,县老促会会长。

恢复高考以来,白蜡仝村考取的大中专毕业生不胜枚举,参加工作的人员及其家属400人左右。

   

(作者简介:岳喜省,男,台前县孙口镇白蜡仝村人,先后任县农业局干部,县政协办公室副主任,乡镇纪委书记、党委副书记,县纪委委员,县公路局副局长、正科级干部。)

                                                                          (资料来源:《台前乡村记忆一》)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www.tqsz.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台前史志办 版权所有 台前政府部门主办

网站备案号:豫ICP备4984945000-1号 网站标识码:78974859640001 技术支持: 河南熊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管理: 台前部门信息中心 网站技术协调电话:0393 - 3333833

党政机关政府网站找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