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庄:运河穿黄第一村

2020-11-26 来源:
字体:
打印本页 浏览:14077

姜传岗

迁徙与兴盛

台前县夹河乡姜庄村,是京杭大运河穿越黄河的第一个村。

之祖原居张秋镇姜家营明末迁至本址。迁居之址乃古之矩野泽八百里梁山泺之北潴时有“一篙撑梁山”之说。金、元之际,因黄河屡决,水泊渐成沮洳之地。元、明两朝先后开会通河,贯通京杭漕运,其中枢即由此所经。

明正统、景泰年间,河数决于开封之北阳武、八柳树、荆隆口等处,洪水漫曹(菏泽、定陶)、濮(濮州),直冲张秋至十里堡之间漕河,挟其水入大清河归海。漕堤屡溃,漕道淤塞,漕船数阻。为护漕运,明帝先后命御史徐有贞、刘大夏等重臣赴沙湾治河。经过历次修治,“北堵南疏”,终于使黄南归徐淮,而梁山泊涝洼之地尽成圹原,荒滩望而无际尔。据史所记:“河水北出济漕,而阿、鄄、曹、郓间田出沮洳者百数十万顷。”厥后,有外民趋此垦荒种地,建舍定居。

天启岁末(1626),姜家营自始迁祖茂周已传八世(始祖太公七十五至八十三代),族众约百五六十。时营东傍张秋,南面金堤,人多地狭,机运衰竭、风水不再。明制:允“狭乡之民”到“宽乡”垦地、迁居,并免科三年田税。先祖瞻瞩时势,思子孙发展之大计,先后趋金堤南之新开荒垦地,分散迁居。七世祖(太公八十一代)汝芳,察择十里堡(时属寿张县)之西漕河堧隙之地,父子协力而作。劈蒿荒以掘壤田,耕之稼之,两年拓畬及顷也。继之建房立户,携家迁居于此。时芳祖年近半百于庄中打水井,庄西烧砖窑,庄东建家庙。数年乃立。姜氏新宗繁衍自此始也。新居以姜氏人多,故名为姜家庄。

当是时,新庄北距张秋镇15里,东去十里堡3里、戴家庙7里,南去大路口16里。庄北大运河贯通京杭,东西大路可达寿张、东平,地昀土沃,物候适宜,实为创业发祥之福地,家族兴旺之良择也!

明终清兴,新庄耕地逐年增扩,各家廪货日臻殷实。时大运河航运繁盛,每岁江南漕船行经达4000余只,分编90多帮,连樯北上,历时百日之多矣。另有京畿皇船、军船及南北商贾亦往来其间。村人观尽樯帆摇曳,听惯纤夫欸乃。辄以本地物产与商船相易,以充其生活之趣。

至清咸丰之年,姜氏即传祚八代(太公八十一代——八十八代),村居发祥逾60户,人近400口,耕地多达48顷,以大村望族闻于乡里。

治黄与保运

古人云天行有变。新庄安居凡200岁余,至咸丰五年(1855),河复决于兰阳铜瓦厢(今河南省兰考县),改道北来。洪水经长垣、东明、濮州、鄄城、范县,漫溢安山、寿东,横流无束,浩无津涯。河道游徙无常几经变迁,最后徙于姜家庄与十里堡之间,穿运河向北寻大清河入海。姜家庄恰置河、运穿插处,与十里堡成隔河相望之势。因两河穿流,运道恒被黄水倒灌、淤塞,致戴家庙张秋间运船屡遭浅阻,京杭漕运现危而尤以姜家庄为甚。据两江总督曾国藩同治十年所奏:“至黄水穿运处,渐徙而南,自安山至八里庙五十五里运堤,尽被黄水冲坏,而十里铺、姜家庄、道人桥均极淤浅”,不得不“于运口处排钉木桩、贯以巨索,俾船过而有所依傍牵挽。”可见其行船之艰难。唯赖于随时募夫挑浚得以维持

清乾隆年间,濮阳、郓城黑洋滩等处夏秋陂水盛溢,并由沙河、赵王河下泄,漫淹范县、寿张、阳谷一带村庄田地,沿线百姓受苦难堪。泄水汇聚于沙湾、八里庙大运河西岸,危及京杭漕运。姜家庄位于运河岸上,五世族人姜轮滨(号建齐,优禀生)察明水情,先后3次向寿张县管河官员和运河署建议,在运河西堤修闸,使上流濮郓泄水入运河;同时在运河东岸新修滚水坝和五孔桥(原为三孔桥) 排泄运河的涨水,向东由小盐河入海,以确保运堤和漕运的安全。此建议最终上奏于清廷,于乾隆二十二年被谕准,在运河西岸修泄水石闸数处,在东岸八里庙之北修滚水坝和五孔桥各一座。这既大大解除了范县、寿张、阳谷一线百姓的涝灾,又确保了运河的安全。此项载于运河史的水力工程其实出于姜轮滨之功。此事在和《姜氏族谱》中均有记载。对于姜轮滨的事迹,光绪年间的《寿张县志》采访和撰写人孙敬修(县恩贡生)在文中称:“被淹诸处生民均沾其惠,实有裨于国计民生”。并说:“修闸之处有碑可据。”

关于河、运之患清廷多予朝议,无以为决。历咸丰、同治、光绪三朝,姜家庄运道虽屡经挑挖、治理,但仍淤塞日甚,终于光绪八年罢废于东阿县陶城铺开新道。惟大河浩浩北去尔。

自黄河改道而来,两岸约20多年无有堤防,河道游徙不定,沿河村庄十年九淹。自同治末年(1875)山东巡抚丁宝桢始于南岸筑堤。至光绪十年(1884)两岸河堤建成。然而北岸河堤是复建于北金堤以上,并由陶城铺向北延伸,因而自陶城铺向南的临河广大地区无有堤防,仍然遭受洪水灾害,沿河数十村庄及其农田每年被淹。面对当时的情况,光绪二十二年,姜家庄里长姜玉琢和乡绅姜玉申纠首,号召本村村民,并联合当时相邻的东阿、阳谷、东平、郓城县临河村庄的村民,自发修筑民埝,修筑了一条自陶城铺向南至枣包楼之西约20多里民埝,有效防止了洪水对黄河北岸的侵害。玉琢被拥为埝长,每年夏秋汛期,都日夜守护于河埝,亲自督工防险,栉风沐雨,不辞辛劳。此举受到寿张县正堂的高度嘉励,知县庄洪烈亲自呈上宪保举姜玉琢、玉申2人为六品顶戴,并经山东巡抚照准,赏2人六品功牌各一份。

自从黄河南岸大堤建成之后,黄河北岸临河长期无堤,尽管当地村庄自发修了些民堰,但水大时,金堤以南广大村庄仍然被淹。对此河北村庄多年间向政府提诉:为什么政府只给河南修堤,而不给河北修堤?两岸百姓不同对待吗?在当地绅民的强烈要求下,光绪二十四年(1898),清政府委派江苏教职官吏、丹徒巨绅严作霖(人称严善人),用赈灾款以工代赈修筑临河堤。西至本县孙口、东影唐,经梁集、万桥、林坝、姜家庄西,到陶城铺,长约28.35里。自此临黄堤乃成。由此,全村耕地被隔成堤内堤外两部分。

清末大运河废止之后,姜家庄至张秋金堤南一段运河故道和河堤尽荒废,闲出土地约6分别涉属寿张、阳谷、东平、东阿4县的村民。民国政府成立后,于年上宪定章变卖这片官产归农。时任寿张县知事(县长)周世谦与后路防营营长陈鸿逵利用职位之便以权谋私,强行霸买这片官产归己。对其违法侵民行为4县佃户强烈愤懑,但却投诉无门。时为本村私塾先生的姜玉玢(增广生秀才)挺身承事,约同佃户代表一起赴北京大理院审判厅上诉,玉玢详陈上宪章法及寿张县贪占事实。大理院查清事实后,即将周、陈二人削职判罪,全部运河官产仍归原佃户承买。是非得以昭彰,贪官得到惩办,涉地佃户们尽沾其惠。此事为民国初寿张县的一件大案,在全县造成很大震动四乡民众盛赞姜玉玢正义之举。

河之北来,沿河村庄灾难不已。百余年来,河患频仍(其间偶有断流。1938年至1946年曾改道南流8年),洪涝十岁九发,轻则田地淹没,重则房倒屋塌。良田悉变沙埆,非涝即旱,稼穑薄稀。民生累世靠政府减税、赈灾为济。正如光绪年间寿张知县庄烈上禀中所言:“卑县河流为患,十岁九灾,地瘠民贫,红契田房十无一二”“赋税短绌,户口凋零。”如光绪十三年大水,全县皆成汪洋,至寿张县城灌水,城内尽成泽国,县衙、民房皆。灾民逃荒流离者甚众。

1949916日,黄河发大水,枣包楼村东南临黄堤决口,致堤北广大滞洪区都成汪洋,灾害严重。村堤内外耕地全部被淹,村中部分房屋倒塌,家庙两厢配房亦塌。洪水归漕之后,堤西广大滞洪区积水无法消退。为泄水,河务部门于村北扒开临黄堤,向黄河泄水。洪流凶湧,流淌月余,洪水乃消。水退之后,堤西耕地全被沙化,积沙达一米多深。又近如1958年大水,村房屋倒塌及尽,数年后无得恢复。

洪涝不啻于民生困窘,且使父老经年心思惶危,岁不安生。为防洪,村民耗尽人力物用。驶船、挖河、筑堤、防汛成劳夫累世之役作也。各家建房亦必高垫宅基,其运土之劳苦不堪言。河岸堤埝蜿蜒纵横,致经业、通运以极碍。更为害者,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河道逐年西移,大量耕地、村宅坍陷于河,加之堤防占压,全村耕地面积不及当初三分之一。致当代及后世发展之大害也。

新中国治黄,谓之功德卓著:河堤几经加宽增高,固若金汤。尤以上世六十年代三门峡、小浪底等大工程竣工,使黄河悉被控制,再无肆虐之力,迄今安澜40余年,千年河患由此休弭!更有沿河修筑了大量水利工程,使河水用于发电、灌溉、养殖等,被综合利用,造福于民。兹千秋伟业,亘古所无!在人民政府安置下,1963年始全村陆续迁到堤西新居,自此再无受淹之虞百年来安居梦想变为现实。

盖览姜家庄三四百年之变迁,其兴衰利损皆系于河。因河而兴,因河而损。历代先祖艰苦创业,百折不挠,跌宕周折,造就了今世之天地。

武术与医术

姜氏祖上本亦书香之家(姜家营末代霁辈计10人,其中秀才、贡生以上就有8人,其名并载于《阳谷县志》《寿张县志》)。姜家庄迁建之后,随由家业丰裕,族中子弟读书求学与练功习武之风渐兴。爰即创办学馆,设场练武,以育才兴族。雍、乾隆年间,村中即有第一代学人兴仁、轮滨、佐武(皆五世人)等学有所成,均进入禀贡。其后即设立私塾,招族中子弟于门下读书,并世代相继。

盖观村族之兴象,其于当地久负盛名者,当属“两术”耳:一曰武术,一曰医术。

论之武术,早见于三世应登、应龙二公。前者精于长枪,后者以勇武投军,于明末获城有功,位列千总、守备之职,被称为“好汉公”。后有五世公兴仁出师武庠,并于村中设场练武,授子弟以武功,此后即世代成统。故族中男儿多志于行武。主精于二郎拳、长枪、大刀、顶狮子,且十八般武艺兼备,名扬南北。清战乱时起,族人多有投营从军者,皆以军功见长,先后有承明(姜德)、承枝、承文、承奎、玉廉、玉寅多人,官至提督、将军、守备,授顶戴花翎俱载入《寿张县志》。民国年间,族人德魁代表本村武术队参加山东省武术观摩擂台赛,以武功取胜,获奖长刀一柄,享誉全省。

族中学人素有不慕仕途名利之风,潜心于岐黄之学,研读医术。清乾隆、嘉庆、道光年间,姜琢、志书父子(分别系六世、七世)精于痘疹之术,救治众多儿童,并拒收病家一切酬谢,在当地颇负盛名。同期族人志远,壮年嗜读岐黄之学,游于京都而声名大振,官至太医院御医,获恩赐黄马褂。志书之次子姜蘽晚年亦潜心于医术。光绪年间,其玄孙玉玢(十世),受其祖上影响,中年精于医道,并于家乡开设药铺,治病救人,广施善行。其下辈道恕等都秉承父业,终生从事行医、司药之业,盛誉乡里被称为中医世家。同期族人玉玺,结义中得接骨之术,其医法奇速,救治伤者无数。其后辈道纬以下皆得其家传,至今在当地素有名望。

家庙与学校

村东原家庙于乾隆年间被洪水冲决,庙宇残缺。咸丰元年(1850),在八十九代公承文(花翎参将) 首倡并捐资下,经族人合议,于村中重建。承渭等3人董其事,族众协力,年内即成。光绪年间,家庙再次被洪水冲倒,民国十四年在十世公玉玢、玉琢等首倡下,决议于村中重建。众人捐资,玉玢、玉琢、道美等主其事。新庙于民国十六年(1917)建成,名曰“姜氏家祠,约占地2亩,主要有殿堂、庙门、两厢庑房、院墙等组成。主庙立柱拱檐,脊兽凌凛,气势轩昂,为周围一带村庄所仰慕。

雍正、乾隆年间,村中即有第一代学人兴仁、轮滨、佐武(皆五世人)等学有所成,进入癝贡。其后,庄中即设立私塾,招族中子弟于门下读书。学馆历世相传。至七世公志礼,八世公姜蘂,十世公玉玢等,都因学业笃实、学识广泛,教授严谨等而在本县负有盛名。其门生多赖之成才。1951在人民政府的号召下,姜家庄建立了公办小学(初小)由政府教育部门分派来公职教师。后来学校几经变迁,一直发展到现在。

抗日与建设

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于1939年前后在寿张县建立了抗日民主政府及地方武装,在郑三里村建立了张秋县委。村族人德和等人参加抗日队伍,并任寿张县抗日三区区长。当时本地区八路军与日伪军的斗争十分激烈。日寇曾多次来村中扫荡,祸害村民,抢掠财物。194031日,日伪军300余人进犯姜家庄,放火烧毁民房200余间,当时抗日区队副玄鹊桥武委会主任杨朝炳带区队进行反击。因敌人势众,区长姜德和奔往河东八路军杨勇部报信,带来该军一部增援,对敌实施两面夹攻,日伪军溃退到临黄堤交通壕内,次日黎明仓皇逃回县城。

自新中国开元,历土地改革、互助合作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村民步入社会主义集体化道路。1958年全村建立生产大队,下辖4个生产队。在党和政府号召下,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持续实施了治沙改土、兴修水利、整平土地等农田基本建设,彻底改良了土壤,使全部耕地能够水浇和使用机械耕作。农作物俱以良种更新。七十年代,全大队即引用了电力,打机井8眼,始用拖拉机耕地,各小队亦有柴油机、电动机、粉碎机等具,告别了人拉犁耙、剜地、妇女纺线织布、人推磨等繁重落后之劳作方式。大队还组建了代工队,组织部分劳力赴外地厂企打工创收。兴建了砖窑、油房等企业。至七十年代末,粮食作物亩产量比之建国初增长一倍以上。如小麦、玉米在建国之初亩产只有200多斤,但在1979年分别达到五、六百斤。全村人口达1500之众,比之国初亦倍增。

 

(作者简介:姜传岗,男,1943生,台前县夹河乡姜庄村人,山东省济宁市委党校原副校长教授,山东省社会学学会副会长、山东省毛泽东思想研究会常务理事、台前县历史文化研究会顾问。)(资料来源:《台前乡村记忆一》)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www.tqsz.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台前史志办 版权所有 台前政府部门主办

网站备案号:豫ICP备4984945000-1号 网站标识码:78974859640001 技术支持: 河南熊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管理: 台前部门信息中心 网站技术协调电话:0393 - 3333833

党政机关政府网站找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