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河:京畿移民十八庄

2020-11-27 来源:
字体:
打印本页 浏览:16642

张玉珂

 

清水河村,位于台前县城西南16公里。建村年代无考,因地近古清水河道而得名。清水河原为济水支流,现为黄河河道。该村居民多为清顺治年间(16441661)直隶河间府任丘县移民后裔。

清初,满清贵族、勋臣居功自傲,上欺朝廷,下压百姓,无视纲纪,擅自圈占民田,京畿之民无地可耕,迫使朝廷大量移民。清廷为维护政权,减轻移民阻力,则尽量答复移民要求。徙至山东寿张之民允许集体迁移,并带知县和集市,集市设清水河村。清水河、侯庙、遵化庄等18村同时迁来,号称“十八庄”,清水河村为其首。这一带地广人稀,水秀土肥,移民于此安居乐业,繁衍生息。清咸丰五年(1855)黄河改道,清水河河道多被黄河吞占,其流域沦为水患区。

光绪年间庠生、东昌府候补训导乔尚贤勤于公益,望重一方。清末,黄河泛决频繁,寿张、郓城、范县、阳谷尤受其害。历年濒河筑堰,虽然有效,时复开决。乔尚贤目睹时艰深忧泽国之险;心切拯溺,思登衽席之上。于是耆宿乡董,公举其一方。宣勤堰务,栉风沐雨,不辞辛劳。宣统二年1910),范县罗台寺、罗家坟、汪家庄3处决口,苦难堵合。乔约同堰董,协力堵复。民国五年(1916),潘集一带堰坍,无可退守,乔率众筑草坝13道。数年中,百姓家给人足,物阜民康。民国二十二年(1933),寿张、范县、阳谷、郓城、东平、汶上6县士绅名流为其树功德碑,铭其事迹。赞曰:“昔曾公送匾额,大书‘望重一方’,并屏书而悬之。而品高德厚,殁世难忘……先生梦黄粱,哲人游帝乡。巷妇捐环珥,士人奠酒浆。功成身退长逝,德成名立永扬……不与草木同腐,直与日月争光。

清水河村历史人物及当今人才,在台前一带小有名气。清代,武举乔登岸为候补守备;乔琇、乔丕若诰封武德骑尉,李姓有六品军功1人;乔君若、乔登云为太学生;有庠生、监生等多人。民国期间,乔玉光加入天主教为修女。1933年,乔进阳谷县北坡天主教医院学医,后将西医西药传入境内。当代有厅、处级干部和教授、副教授10余人,大中学生不计其数。

    清水河村属革命传承之地。明崇祯十三年(1640),震撼朝廷的榆园军起义爆发,历时15年、拥兵10余万、驰骋冀鲁豫苏皖5省。起义军大本营设尖堌堆村东,清水河村距此仅5里,亦属义军根据地。清咸丰十一年(1861),红头军于裴城寺起义,波及清水河一带。同治四年(1865),捻军张乐行部渡黄河,击民团,克张秋,战清军失利后退驻清水河、邵集、尖堌堆一带。清水河人熟睹义军,深受革命思想熏陶。1940年,中共寿张县委、县抗日人民政府迁至清水河村,开展以抗日救国为中心的各项工作。1941年6月,县长郭少川在该村召开全县佃户、雇工、贫困农民和区乡干部大会,动员深入开展减租减息和增资运动,限制地主高利盘剥,借债利息减到一分。会后,各村组织佃户、雇农与地主签订合同,保证实行。由此,推动了全县减租减息运动开展。1942年9月27日,郭少川和县政府机关从清水河冲出日伪军“铁壁合围”。是时,该村建有抗日小学,后发展为完全小学,全区革命教育事业由此而始。

1939年,寿张县第三区抗日民主政府在清水河村成立,后迁至刘楼村(今属马楼镇)。1961年5月析马楼公社西部设清水河公社,公社党政机关驻清水河村。1963年1月,撤清水河公社仍归马楼公社。1973年5月,清水河公社建制恢复。1984年1月社改乡,乡党政机关及乡直部门仍驻清水河村。该村历为小乡、小公社驻地。

清水河村有古迹多处。

药王庙:位于村东部,为纪念药王孙思邈而建。隋唐大医药家孙思邈博经史百家,兼通佛典,隐居太白等山。隋文帝诏封国子博士,不受;唐太宗诏选京师,拒为官;高宗诏封建议大夫,赐公主故宅及骏马,皆婉辞。邈云游四方,至清水河,住破庙,走村串乡,行医舍药,疑难杂症治愈无算,人称“神医药王”。后行医乘氏(今菏泽)、丰、沛、蒲、砀等地,分文不受。若问籍,必答“清水河”。后长安来客云,其故乡华原灾疫爆发,邈匆匆西上。清水河一带民众为纪念孙思邈,于破庙旧址建药王庙。至明代,庙貌焕然,有山门、大殿。殿内塑其像,端祥庄严殿外树碑一通,碑阳刻其简历,碑阴刻《千金要方》。1946年,庙宇被拆毁。80年代中期,因垫路抬街碑被埋于地下。2002年,台前县委原副书记邵化范首倡,有识之士协同,清水河村干部群众及社会各界捐资,于药王庙原址建大殿3间,题额“药王行宫”。立碑6通,刻有孙思邈像、题字、题诗。

为纪念药王,古来每年二月初二,四月初八、十八、二十八为庙会。是日周围数百里药农、药商来此交易,其他商业、服务业随之兴起。市场繁荣,人山人海。

观音堂:位于村南部。始建时间无考,明清期间曾5次重修,清代修葺尤赖十八庄之力。时殿堂古朴庄严,法运昌隆,香火鼎盛,缁素云集。清穆宗同治九年(1870)年六月二十四日,夜间大风雨,境内大树多被连根拔起。“乡民房舍有揭去梁木坠落村外里余者,守瓜田人有随卧榻吹空中者。”(清光绪二十六年《寿张县志》)该观音殿堂顷刻无踪。光绪年间黄河频决,碑碣淤于地下。

2011年春,清水河村民于观音堂遗址15米深处挖出古碑5通,皆为重修该堂碑志。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碑记,系寿张知县周三锡及文林郎王钟岱所撰。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五十六年(1717)碑各1通,雍正十二年1734)、乾隆五十六年(1791)碑各1通。其中赑屃负碑2通。次年于原址重建观音堂,古碑重树,新铭前列,香烟缭绕,祥光重现。

移民碑:耆老称,村中旧有清初移民碑1通,记述由直隶河间府、遵化州徙此十八庄始末。惜黄河屡泛淤于地下,今其址难觅。

乔氏碑林: 位于清水河村西南乔氏墓地。2010年8月,被台前县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药王庙带来商贸繁荣,观音堂引来香客朝拜,移民碑增强十八庄和谐,加之集日、庙会,清水河村成为一方经济文化中心,历数百年而不衰。

 

(作者简介:张玉珂,男,台前县清水河乡张际阳村人,曾任清水河乡乡长、党委书记,台前县土地局局长。主编《台前县土地志》《台前县国土资源志》,参与编写《台前县志》,著有《台前方言》《台前县民俗志》,诗词集《蓑翁诗词集》《恬园吟草》等。)

                                              (资料来源:《台前乡村记忆一》)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www.tqsz.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台前史志办 版权所有 台前政府部门主办

网站备案号:豫ICP备4984945000-1号 网站标识码:78974859640001 技术支持: 河南熊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管理: 台前部门信息中心 网站技术协调电话:0393 - 3333833

党政机关政府网站找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