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湾:千里运河之要冲

2020-11-30 来源:
字体:
打印本页 浏览:15504

崔彩云

明代,黄河泛水屡冲沙湾一带,流民及山西移民沿运河东堤筑室而居,遂名沙湾村。

该村曾隶山东省东阿县、寿张县,1964年起先后属河南省范县、台前县。沙湾踞京杭运河咽喉要津、黄河东流北泛地带,元明清三代史书出现该地名近百次,康熙、乾隆二帝南巡河工数次过往,可见其在运河史上之重要地位。运河研究专家杨广勤、史国强先生云:“千里运河,难在沙湾。沙湾受阻,则千里运河不通;沙湾通,则千里运河活。”沙湾乃北河治理重地,元明清三代朝廷重臣曾躬行于此治河,建闸、桥、堤、堰等多处河防调控设施。沙湾与运河、黄河息息相关,其历史乃是一部可歌可泣之治河史。

台前县沙湾段运河元明清京杭大运河流经河南省段运河不仅是古运河治理和漕运之要地,还拥有明代徐有贞治河碑、镇河铁等文物遗存。沙湾段运河不光是台前的骄傲,亦是河南之骄傲。

元世祖至元九年(1272)二月忽必烈下诏定都大都(今北京),官饩、军饷等重要物资多取之南方,江南财赋乃国之命脉。随唐运河年久失修,重运河迫在眉睫。至元十八年1281),上命兵部尚书李奥鲁赤(李处巽)等,调集民工开挖济宁至须城安山(今属东平县)之济州河,长75公里。南来之舟由济州河进大清河经东阿至利津入海,由海运转大都。后因海口沙壅,改由大清河北岸东阿转陆运至临清而北上。“自东阿至临清百里,舍舟而陆,车输至御河,徙民一万三千二百七十六户,除租庸调。奈道经茌平,其间苦地势卑下,遇夏秋霖潦,牛偾脱,阻万状(元代大学士杨文郁《奉敕撰会通河记》)。陆挽递运,河海兼行,几经辗转,方达京畿。海险陆费,民苦其劳。至元二十三年(1286),寿张县尹韩仲晖、前太史院令边源建言,开挖安山至临清运河,“比陆运利相十百”。

 至元二十六年(1289),元廷采纳韩仲晖、边源之议,开挖会通河。《元史·河渠一》载:“开河置闸,引汶水达舟于御河,以便公私漕贩。省遣漕副马之贞与源等按视地势,商度工用,于是图上可开之状。诏楮币一百五十万缗、米四万石、盐五万斤,以为佣直,备器用,征旁郡丁夫三万驿遣断事官忙速儿(猛苏尔)、礼部尚书张孔孙、兵部尚书李处巽等董其役。首事于是年正月己亥,起于须城安山之西南,止于临清之御河。其长二百五十余里,中建闸三十有一,度高低、分远迩,以节蓄泄。六月辛亥成。凡役工二百五十一万七百四十有八,赐名会通河。”此河自安山至临清,流经寿张县城(今梁山县寿张集)东门、今台前县林坝、后店子、沙湾、八里庙、董庄等村,穿张秋,越阿城、七级、李海雾,过聊城、临清入御河(今卫河),初步完成京杭大运河沟通工程。但因会通河岸狭水浅,难负重载,海运不罢。新开京杭大运河全程1700公里,较之隋唐时航程缩短900公里。

会通河开挖后,张秋镇由寿张、东阿、阳谷三县分辖。运河东属东阿县;运河西以西关至谯楼(鼓楼)东西大街为界,南隶寿张县,北归阳谷县。由此而始,历元明清三代。东平县以下、东昌以上运河岸亦由三县分管。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兖州府志》载:“由东平而北入寿张县境,县在漕河西三十里,应管河岸,南自东平之戴家庙、北至东阿之沙湾,长二十里......由寿张而北入东阿境,县在漕河东六十里。应管河岸,南自寿张之沙湾、北至阳谷之荆门上闸,长二十里......由东阿而北入阳谷县境,县在漕河西五十里,应管河岸,南自东阿之荆门上闸、北至聊城之官窑口,长四十里,入东昌界。”时沙湾村属寿张县辖。“寿张在运河西岸,沙湾五空桥北至张秋,皆其境也。邑无洪川大泽,所记诸水旧迹湮沦,多不可考。大率济水北流故道,其后为黄河决流耳”(明万历《兖州府志》)。

元明清时期,运河管理机构健全,有些重要管理机构驻剳张秋镇,其中有都水分监、工部都水分司、布政分司、都察院分院、捕河通判衙署等。寿、阳、阿三县管河主簿厅,亦分驻张秋镇。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寿张县志·官师志》载:“明景泰初,濒河州县各设判官主簿一员。寿张、东阿、阳谷三县,濒河设主簿,分署张秋镇。至嘉靖十年,裁东阿主簿并入寿张。国朝因之。”  治河衙署(俗称武衙门),设于沙湾,驻有治水官员及河防营。沙湾北距张秋5公里,张秋系运河重镇,沙湾为治河要地,史书多将张秋、沙湾并提。

    元惠宗至正四年(1344)五月,大雨持续20余日,黄河暴溢,决白茅(今山东曹县境内)及金堤北流,泛郓城、寿张等17县。六月,河复决,水漫安民山,泛会通河,沙湾一带受灾达7年。至正十一年(1351)四月,工部尚书贾鲁率民夫15万、军士2万治理黄河会通河。七月河道,八月决水故,九月舟楫通行,十一月诸埽堤成,水土工毕,河复故道。元末,会通河因年久失修而淤废。

明初之会通河,为元漕故道太祖洪武二十四年(1391)四月,黄河决原武(今河南省原阳县)黑羊山,注长垣、濮州、范县、寿张,溃沙湾运堤,村聚为墟,会通河淤,济宁至临清舟楫不通。洪武中,沙岸冲决河道淤塞故于陆路置八递运所,每所用民丁三千,车二百余辆,岁久民困其役永乐初屡有言开河便者,上重民力未许至是济宁州同潘叔正言会通河道四百五十余里其淤塞者三之一浚而通之非惟山东之民免转输之劳实无穷之利”(《明太宗实录》卷一一三)。

    成祖永乐九年(1411)二月,明廷采纳山东济宁州同知潘叔正言,命工部尚书宋礼总领疏浚会通河。调山东丁夫16.5万,清挖河深4.3米、宽10.6米。并将汶上袁口(今属梁山县)至沙湾段河道废弃,改线东移10公里,开新河60公里,两头接旧河。流经今东平县戴庙、十里堡和今台前县姜庄、田湾、孙堤(此村已消失)、沈堤、沙湾、大坝、夹河、后夹河、八里庙、北堤头、董庄村,穿张秋北上。宋礼纳汶上老人白英言,建南旺分水工程,于汶河下游筑戴村坝,截汶水至南旺高地分流南北。刑部侍郎金纯开复黄河故道,南起黄陵崗,引黄河支流过沙湾闸入运河以增水源。至六月二十二日疏浚完功,会通河复通。永乐十三年(1415),罢海运,悉由漕运。自此,京杭大运河岁运由元代数10万石,增至400余万石,更高年份达580万石,进入漕运兴旺繁盛期,大大激发本地居民商意识。

沙湾等沿运河村中青年男子大多会使船,舟运阿胶、焦枣、大豆、花生、瓜仁、棉花等至江南,捎回丝帛、葛布、大米、茶叶、竹器等。南北沟通,有力促进台前文化迅速发展。每逢枯水期沙湾鸣锣拉纤,号遏云。加之本地运河号子、黄河号子、夯歌硪号,形成这一地域特色文化。此时,民间技艺丰富多彩工艺有土布织染、草条编织、剪纸刺绣、纸扎面塑等游艺有吹喇叭、打架鼓、玩花船、骑竹马、踩高跷、舞狮子、抬辇等

明代中期黄河屡溃沙湾至张秋段运河,漕运受阻。明廷先后派重臣王永和、石璞、王文、徐有贞、白昂、刘大夏、徐九思等,至张秋、沙湾治河,建沙湾闸、通源闸、积水闸、减水闸、溢流堰、广济渠、五孔桥、滚水坝等治水设施。并请建沙湾河神庙、感应神祠,及八里庙村大河神祠。此后,每逢治河开工或竣工时,朝廷则派重臣前来祭祀河神、宣读御制祭文,由地方治水官员陪祭,场面浩大、隆重,成为一种特殊治河文化景观。

宣宗宣德十年(1435)九月,攒运粮储总兵官和各地巡抚以及廷臣会议,次年治河事宜其中一款道,“沙湾、张秋运河,旧引黄河支流自金龙口入焉。今年久沙聚,河水壅塞,而运河几绝,宜加疏凿”(《明英宗实录》卷九,宣德十年九月壬辰) 。英宗正统元年(1436),疏浚沙湾西南旧引黄故道(枣林河,又称赵王河),并作斗门。

正统二年(1437)九月,黄河决濮州、范县,沙湾运河决口,境内洪水为灾。正统十三年(1448)七月,黄河决新乡八柳树,漫曹、濮,溃沙湾东堤,穿运河夺大清河(原系济水、汶水合流故道,后为东阿县鱼山以下黄河故道)入海,漕运受阻。上遣工部侍郎王永和前往治理。“永和至山东,修沙湾未成,以冬寒停役。且言河决自卫辉,宜敕河南守臣修塞。帝切责之,令山东三司筑沙湾,趣永和塞河南八柳树、疏金龙口,使河由故道。明年正月,河复决聊城。至三月,永和浚黑洋山西湾,引其水由太黄寺以资运河。修筑沙湾堤大半,而不敢尽塞,置分水闸,设三空放水,自大清河入海。且设分水闸二空沙湾西岸,以泄上流。而请停八柳树工,从之”(《明史·河渠一》)。沙湾运河西岸水闸,筑于枣林河(赵王河)入运口,址于今沙湾村西南、夹河乡政府驻地南100米路西。1958年,开挖沙湾西南闸取石修黄河坝头,于闸门两旁挖出青石镇河水兽各一只。此兽名谓“虫八  虫夏(音八夏。八、夏二字左,各加一虫字),传说龙九子之一,擅水性,喜吃水妖,故雕其像于石上,置桥闸两旁以镇水。其后,此二水兽一只置沙湾村西公路东,20世纪90年代初失踪;一只置前夹河村水库南小桥南坡作水簸箕用,今已移至沙湾村中。

代宗景泰二年(1451),“特敕山东、河南巡抚都御史洪英、王暹协力合治,务令水归漕河”。“时议者谓沙湾以南地高,水不得南入运河。请引(济宁)耐牢坡水以灌运,而勿使经沙湾,别开河以避其冲决之势。’或又言:‘引耐牢坡水南去,则自此以北枯涩矣。’甚者言:‘沙湾水湍急,石铁沉下若羽,非人力可为。宜设齐醮符咒以禳之。’帝心甚忧念,命工部尚书石璞往治,而加河神封号”。“璞至,浚黑洋山至徐州以通漕,而沙湾决口如故。乃命中官黎贤、阮洛,御史彭谊协治。璞等筑石堤于沙湾,以御决河,开月河二,引水以益运河,且杀其决势。三年五月,河流渐微细,沙湾堤始成。乃加璞太子太保,而于黑洋山、沙湾建河神二新庙,岁春秋二祭”(《明史·河渠一》)。明代治河中,凡河决重灾区,皆请建河神庙或河神祠,开工前或竣工后举行祭祀典礼,祈祷或答谢河神之庇佑。

景泰三年1452),石璞又请建八里庙(时属东阿县)大河神祠,帝并敕修大河祠坊一座。《明景泰三年诏建太河神祠遣官祭告文》:“制曰:兹者河流泛溢,自济宁州以南至于淮北,民居田亩皆被垫溺,所在救死不赡,朕每伤切于怀......专俟感通,以慰悬切,谨告。”万历四十一年(1613该祠重修,工部都水司郎中(北河郎中)谢肇淛撰《重修太河神祠碑记》。清顺治九年(1652)再次重修大河神祠,钦差临清砖厂工部营缮清吏司员外郎霍叔瑾撰碑文。1937年该祠东西配房被拆掉,1949年夏所剩三间大殿被拆除。

景泰三年(1452)六月,大雨浃旬,黄河泛濮州决沙湾,掣运河之水直冲大洪口(今属吴坝镇)。大洪,在兖州沙湾之东。盖河自雍而豫,出险隘之夷旷,其势既肆,复由而之兖土,益疏水亦肆。沙湾之东,适当其冲,是为大洪口,旧尝决焉(明杨宏、谢纯纂《漕河通志》) 。上命山东巡抚洪英督有司修筑,复敕中官黎贤、武艮,工部侍郎赵荣往治。九月,都察院左都御史王文奉命前来治河。先于八里庙大河神祠祭祀河神,祭文曰:“景泰三年岁次壬申 九月庚寅朔 初三日壬辰,皇帝谨遣太子太保兼都察院左都御史王文祗捧香帛币,以太牢致祭于朝宗顺正惠通灵显广济河伯之神......”运河研究专家牛建强先生《明代黄河下游河道治理与河神信仰》云:“王文来后,效果似乎不佳。河伯神祭祀后的效果既然不甚显著,那就不妨试试其他神灵的收效,甚至连铁牛也搬了出来,真是病急乱投医。景泰四年二月二十一日,(帝)命山东巡抚薛希琏、河南巡抚王暹分祭东岳泰山神和境内应祀的河渎诸神,希望对治河有所帮助。十一日,景帝命‘京厂给铁牛十八、铁牌十二。铁牛于治河有何作用?古人认为:牛,黄色,属土,可克水,故铁牛被用来镇水。”八里庙大河神祠置铁牛两只,各重500公斤。20世纪90年代初,其中一只铁牛被盗。另一只铁牛,今置八里庙村北大河神祠遗址上。

景泰四年(1453)正月,运河“复决新塞口之南,诏复加河神封号。至四月,决口乃塞。五月,大雷雨,复决沙湾北岸,掣运河水入盐河,漕舟尽阻。帝复命璞往。乃凿一河,长三里,以避决口,上下通运河,而决口亦筑坝截之,令新河、运河俱可行舟。工毕奏闻。帝恐不能久,令璞且留处置,而命谕德(秩正四品下,掌对皇太子教谕道德,随事讽谏)徐有贞为佥都御史耑(”)治沙湾”(明史·河渠一)。

景泰四年(1453)十月,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徐有贞升左佥都御史奉命治河,携河防营驻沙湾治水衙署。其采用疏、塞、浚、济之策,综合治理。徐有贞《敕修河道功完之碑》载:臣有贞乃经营焉作治水之闸疏水之渠。渠起张秋堤之首,西南行九里而至于濮阳之泺又九里而至博陵之陂又六里而至于寿张之沙河,又八里而至于东西影塘又十有五里而至于白岭之湾又三里而至于李之涯由李而上又二十里而至于竹口莲花之池,又三十里而至于大之潭乃逾范暨濮又上而西凡数百里,经澶渊以接河沁河沁之水过则害、微则利,故遏其过而导其微,用平水势。既成,名其渠曰广济,闸曰通源渠有分合而闸有上下凡河流之旁出而不顺者,则堰之。堰有九,长袤皆至丈万九堰既设,其水遂不东冲沙湾,乃更北出,以济漕渠之涸。沙湾决口堵复后,又疏浚北至临清、南至济宁运道,以保漕运畅通。徐有贞《治水功成题名记》载: 此次治河“承命于景泰癸酉(景泰四年,1453)之冬,经始于甲戌(五年,1454)之春,收功于乙亥(六年,1455)之夏,而告成于其秋......昔也,沙湾如地之狱;今也,沙湾如天之堂。”此后,漕运通航30余载无大患。

徐有贞撰文并书丹《敕修河道功完之碑》,明景泰六年1455立于八里庙大河神祠前。碑为青石质,总高4.11米。螭首高0.91米、宽1米、厚0.3米,精雕二龙戏珠图案,中间阳刻篆字“敕修河道功完之碑”。碑身高2.2米,宽0.95 米,厚0.28米四周阳刻云雾图案。碑文为行楷31行满行25字。碑座为石雕龟趺1米。书法挺拔秀丽,气韵神彩俱佳。碑文载徐有贞治河过程、用土、用料、建闸数目等,是黄运并治、除害兴利经验总结。1949年黄河决口枣包楼时该碑被淤没,1990年3月出土,重立于八里庙村北大河神祠遗址。该碑出土是治黄史上重大发现,为研究黄河与运河治理提供珍贵料。

   沙湾河神庙与感应神祠,亦值得一提。景泰三年(1452)四月,石璞堵塞决口,以为河神佑护,奏请于原武县黑羊山、寿张县沙湾建河神庙。沙湾河神庙位于该村东南、古运河东岸,时过往船只皆停泊祭之,以祈求河神保佑。后因黄河频决,河神庙被淤没。徐有贞在《治水功成题名记》中云:“铸玄金而作法象之器,建之堤表大河、感应二祠之中,以为悠久之镇。”感应祠,即感应神祠,又称大感应庙,亦称大王庙,址在沙湾村南。该祠为何取名感应? 缘于徐有贞一梦。民国二十三年(1934)《东阿县志·杂记》载:“景泰中,徐武功(徐有贞曾被封为武功伯)治河求发源地不得,乃投以物试之,凡数处不受。武功曰:‘水流则不受物,源不在是。’一再投之他所物,乃受。曰:‘此水源也。’百计塞之不效。梦一高僧受简曰:‘至人无欲。’乃悟。曰:‘此下殆有龙窟。龙所欲者,珠也。’于是铸长铁柱贯锅底而下焉,水始受塞。盖铁汁能蚀珠,龙爱珠,故去耳。”因此梦灵验,徐有贞于景泰四年(1453)特请建感应神祠,帝并敕修感应祠神牌坊。谢肇淛(万历三十九年至四十四年,任都水司北河郎中)《北河纪·河灵纪》载:“感应祠在沙湾,祀大河之神。景泰间敕建,仍加封朝宗顺正惠通灵显广济大河之神,其左祀护国金龙四大王及平浪侯晏公、英佑侯萧公,以春秋二仲及起运、运毕凡四祭。北河郎中主之。”《聊城日报》记者于新贵林志彬先生《山陕会馆中金龙四大王石碑受关注》云:金龙四大王的法身是一条长不盈尺的金黄色小蛇,每当黄河、运河施工时,就会有这种金黄色水蛇出现,视之如神的官员就会把小蛇请到庙宇供奉,摆上三牲,叩拜祈祷。”直至民国时期,沙湾村仍有请河神“大王”之习俗。清咸丰五年(1855),黄河决铜瓦厢,北冲沙湾,大感应庙被冲圮几尽。民国时修复,先后由僧人徐芃、道士苏教田为住持。1949年9月16日,黄河水猛涨,决台前境枣包楼临黄堤,沙湾一带水深2.6米,民舍倒塌过半,大感应庙倾圮。

英宗天顺八年(1464),山东按察佥事刘道自沙湾村南大感应庙起至沙湾村北修石堤一道,长160丈。

宪宗成化七年(1471),山东按察佥事陈善于沙湾村北(今夹河乡后夹河村南)运河西岸建积水闸。明万历《兖州府志》载:“积水闸二:曰沙湾闸,在旧黄河口,成化七年佥事陈善建;曰高口闸,在县东南三十里,参政唐虞建。”陈善又自沙湾起至张秋荆门驿修石堤一道,长1903丈。明山东学道毕瑜《按察副史陈公政绩碑》载:“凡役于官者悉听民隙采石以纳,不五载沿堤垒石鳞次以里计之。张秋东岸十二里有奇、南旺湖西岸八十里有奇,而凡窊(同洼)者培之、高浅者浚之、深塞者疏之,通沙河达临清,植柳数百万,盘根环堤,浓荫蔽路,自是河不为患。”

孝宗弘治二年(1489)五月庚申(初三),黄河决开封及封丘荆隆口(又称金龙口)。其中一支泛水经曹州,由沙湾入运河北冲张秋金堤。九月,上命南京兵部左侍郎白昂为户部侍郎治河。白昂奉敕“会同山东、河南、北直隶巡抚都御史督同三处分巡、分守、知府等官,自上源决口至于运河一带经行地方,逐一踏看明白制定治河方案。发夫卒河南5.3万、山东11万、南北直隶9万,北堵南分、上浚下疏、修堤筑坝,以防黄河北冲,以卫沙湾、张秋要津。弘治三年(1490)十一月竣工,水患稍息。
     弘治五年(1492)七月,黄河复决荆隆口,由黄陵岗趋沙湾入张秋。八月,命工部左侍郎陈政兼都院右佥都御史总理河道同工部员外郎陶嵩、署员外郎主事张谟前往治河征河南丁夫8万,山东丁夫五5万,凤阳、大名二府丁夫2万,地兴工,分官督役。治未果,陈政卒。

弘治六年(1493)二月丁巳(二十二日),升浙江布政司左布政使刘大夏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治河。霖雨大溢,黄河暴涨决荆隆口,溃张秋南运河东岸,夺汶水入海。沙湾上下大水浩淼,民舍尽没。  弘治七年(1494)五月甲辰(十七日),平江伯陈锐、太监李兴奉命会同刘大夏,率河南、山东夫卒12万治河。夏,河复决,溃沙湾东堤入海,至漕水尽去,舟楫鳞集。夏半,乃于张秋南上流西岸疏月河三里,先恢复漕运。“相地于旧决之南一里,用近世减水坝之制,植木为杙,中实砖石,上为衡木,著以厚板。又上墁以巨石,屈铁以键之,液糯以埴之。坝成广袤皆十五丈,又其上甃石为窦,五梁而涂之,梁可引缆,窦可通水。俾水溢则稍杀冲啮 ,水涸则漕河获存,庶几役不重费而功可保”(明大学士李东阳《张秋镇减水石坝记》)。俟冬水落,于十二月堵塞张秋南东岸90余丈决口。弘治八年(1495)二月,治河竣工,孝宗赐名张秋曰安平镇。自此,百余年间漕运畅通。或有漫溢,皆及时治理。

副都御史刘大夏所建五窦桥,即五孔桥。明万历《兖州府志》载:“五空桥,在张秋城南,运河东岸,于沙湾相对,即减水石坝也。弘治四年(应为弘治七年),都御史刘公大夏既塞张秋河决,乃建减水石坝,广袤各十五丈。又于其上甃石为五窦,以泄漕渠余水入之小盐河。”五孔桥,位于今吴坝镇董庄村南路东1955年春,开挖董庄闸取石筑张秋金堤闸。

弘治九年(1496)春至弘治十三年(1500)春,自荆门驿南筑石堤。“长以步计者二千二百八十有四,高以层计者十有四”,每数十丈设有石阶以登降。明大学士谢迁《安平镇石堤记》载:“堤必甃之以石,庶可以障湍激之悍,。沙湾石堤无恙,此明验也。”此次修堤,乃借鉴沙湾筑石堤之法。

世宗嘉靖三十四年(1555),工部郎中徐九思奉命治河,筑沙湾北旧黄河口减水闸桥。徐九思爱民如子、刚正廉洁、不畏权贵。严嵩党羽工部尚书赵文华视察东南路过此地,徐九思因河务繁忙未出,仅派差役去见“郎有事沙湾,不敢离也。”惹文华简谩骂而去,因此结怨嘉靖三十六年(1557)二月,徐九思遭赵文华陷害被罢官。《明史·循吏传》载:“徐九思,贵溪人。嘉靖中,授句容知县.......积九载,迁工部主事,历郎中,治张秋河道。漕河与盐河近而不相接,漕水溢则泛滥为田患。九思议筑减水桥于沙湾,俾二水相通。漕水溢,则有所泄以入海,而不侵田;少则有所限,而不至于涸。工成,遂为永利。时工部尚书赵文华视师东南道河上。九思不出迎,遣一吏赍牒往谒,文华嫚骂而去。会迁高州知府,文华归,修旧怨。与吏部尚书吴鹏合谋构之,遂坐九思老,致仕。

思宗崇祯七年(1634)八月,黄河决荆隆口,溃沙湾东堤,挟汶水夺大清河入海。

                                             (资料来源:《台前乡村记忆一》)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www.tqsz.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台前史志办 版权所有 台前政府部门主办

网站备案号:豫ICP备4984945000-1号 网站标识码:78974859640001 技术支持: 河南熊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管理: 台前部门信息中心 网站技术协调电话:0393 - 3333833

党政机关政府网站找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