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湾:千里运河之要冲(接上篇)
清代,黄河日趋不稳,沙湾、张秋运河段出险越来越多。据不完全统计,自顺治七年(1650)至咸丰五年(1855)黄河大改道前之205年间,阳谷、东阿、寿张三县发生大洪灾28次,其中22次系黄河决口泛滥成灾。加之内涝,水灾惊人。沙湾地处运河、黄河交汇处,首当其冲,灾害倍加。
世祖顺治七年(1650)八月,黄河“决荆隆口朱源寨,直往沙湾,溃运堤,挟汶由大清河入海”(《清史稿·河渠志一》),境内洪水漫流、居民溺死、田舍荡然,逃亡者过半。是年,工部都水司主事阎廷谟奉命治河,于《张秋决口行漕说》中述道:“顺治七年,谟承乏来兹,正值河伯扬波,荆隆突溃,泊天巨浪横奔运道,其浩湍激裂之势,盖百年未尝有者也......又西岸之道人桥,至十里之沙湾,则两岸俱一派汪洋,泛溜弥漫......直至八年新运邳州头帮粮艘到,亟事催僭,工方歇焉。斯时也,运舟云集沙湾,魂神具丧。以沙湾地居洼下,势若建瓴,且沙则土脉疏而易崩,湾则水势横而难行。兼以西岸万壑冲溜,若群虬横战,万马邪腾,少失手人船辄没,溺不可救,运粮官旂蹙眉莫骋。谟乃相视地形,探测水机,见西南一土高耸,一闸颓废,其方向形势可据以施挽拽,往经营而葺补之。亟于高土之决涯间,连船为桥,复钉以巨桩,横以大梁,著以厚板,连以钩铁。渡此口则为废闸,石以颓者整之,木以朽者易之,固以灰,键以铁。渡此闸又筑一高台,台週护以桩,台上立以关,维舟而系挽焉。依此而由沙湾以趱运北上者十之三四。至五月,水大涨急,浪益汹,桥崩闸颓......道经五空桥,桥頽圮不可以引缆,而舟至此又稽矣。遂急力修葺,爰琢爰甃、爰砌爰键,先鸡而兴、既星而休,日夜仅十周,而崖削砥平,混如天成,冠以飞梁,偃如卧虹,千航万缆,连艢而进。”
顺治九年(1652)七月,荆隆口复决,溃沙湾堤、断运道,境内成泽国。工部都水司主事阎廷谟云:“七年之患又见于九年七月矣。” 顺治十二年(1655)十二月河塞水退,田地淹没冲塌仅存十之二三。
顺治十一(1654)闰六月甲子朔,明末清初历史学家谈迁乘舟北上京都。九月庚寅(二十七)过安山闸至戴家庙,次日过今沙湾北(今董庄村南路东)五孔桥。其《北游录·纪程》载:“辛卯,发二十四里,折入五孔桥,桥对沙湾。汉文帝时,河决酸枣溃金堤即此。景泰四年,徐有贞治沙湾决河,命曰广济渠,渠口通源闸。石堤二,自大感应庙至沙湾修百六十丈、自沙湾至荆门驿修二千九百三丈。顺治庚寅(顺治七年,1650)九月,河决仪封荆隆口。壬辰(顺治九年,1652)七月,决□朱源寨,具冲会通河之长堤,溺人畜亡算。至今平陆被水,或露確突,或露杨枣,有江河口下之叹。桥北六里入张秋城。”顺治九年(1652)泛水冲垮沙湾一带运河防护设施,此时尚未修复,故谈迁过戴庙闸入大清河转小盐河,穿五孔桥洞入运河继续北上。
顺治十二(1655)三月谈迁由京都南归,四月初七途经张秋。其《北游录·后纪程》云:“乙卯,晴,行二十里张秋城。先时城北大水,今舟出厓下如壑。文昌阁、三元宮,并杰出,则河伯之吐余也......沿城南挂剑台,走上流西岸之月河,则五空桥,修十五丈,五窦,弘治九年刘大夏筑。登桥读李东阳碑,记往大水,舟行桥之左;今淤其左,仍右行矣。堤多石。南二里有庙,舟人云:昔淮安大河卫千户某,运粮舟坏,自沉于河。迨运舟抵京,则运先告竣,漕卒神之。因立庙,卫弁岁祭,惜碑刻未及考也。又十里寿张县之十里铺。”此时,张秋镇南一段运河河道尚未修好,谈迁绕入月河,南行三里,出月河过五空桥再入运河。
圣祖康熙二十八年(1689)正月,圣祖为漕运之事,南巡视察河工。 三月,由水路返京过沙湾;四十六年(1707)正月,帝南巡,二月初舟过沙湾,黄河岸有数千河工发生骚乱,府、州、县官吏无策,寿张县儒学训导王洪璋前往劝解,民众贴服,上下安然。
康熙六十一年(1722)八月,黄河决武陟詹家店、马营口,注滑县、长垣,由沙湾夺运河趋张秋溃东堤,由大清河入海。大学士马齐奉命治河,于十二月成功。
世宗雍正四年(1726),“修筑沙湾铁心坝,长61丈,中心镶垫28丈”(2012年版《张秋镇志·大事记》)。
雍正六年(1728),礼部员外郎阿哈里、户部主事刘祚长督修筑沙湾大堤,长136丈。礼部给事中王曰高《沙湾筑堤碑记》载:“往予癸岁卯(雍正元年,1723)奉命校士江南,过沙湾,见一带漕渠于此,独汪汪成巨浸,几于湖等......再考景泰中黄河泛溢,其支流冲击沙湾,后虽经徐武功之治,然此湾地故低洼,平衍急流则易淹,缓流则易淤,加之皇朝顺治中黄河复决荆隆口,东兖咸受害,而沙湾最被啮,潴成大潢......乃兹乙卯(雍正十三年,1735)夏,距予前过时且一纪。从舟抵都者咸告予,沙湾之堤成矣,牵挽者不复惊其浩淼而纡回矣......今阿公、刘公复于南岸更为堤,长百三十有六丈以束之。往时势如弓背,今则直若张弦。”
高宗乾隆十六年(1751)六月二十八日,黄河决阳武十三堡大堤。经濮阳、范县、寿张,穿沙湾坏张秋运河东堤。七月二十日,挂剑台漫口300余丈,溃水夺大清河入海。山东巡抚鄂容安等董率筑坝补堤,堵复决口。
乾隆二十三年(1758),于沙湾村北(今夹河乡后夹河村南)积水闸对过、运河东岸修筑滚水坝一道。乾隆二十七年(1762)三月立碑一通,碑正面右上书“乾隆二十三年蒙皇恩建造,宣泄沙、赵二河西来坡水,并运、汶异涨,由盐河归海,以利运道,以益民田”;中间书大字“滚水坝”;左下书立碑年月。碑背面书“滚水坝估修长宽尺寸”,详载坝之结构、尺寸,及坝上木桥长宽。1958年,开挖滚水坝取石用于修黄河坝头。
乾隆三十六年(1771) 二月高宗南巡,四月返京舟过沙湾,视察溢流堰。乾隆四十三年(1778)春夏大旱 ,运河沙湾段干涸。
仁宗嘉庆八年(1803) 九月十三日,黄河决封丘衡家楼。注范县、寿张,溃张秋运河东岸,由沙湾北夺盐河、大清河入海。沙湾至东平戴家庙一片汪洋。山东巡抚铁保星夜入奏,兵部尚书费淳奉命前往张秋、沙湾勘治。于张秋西岸加宽裹头,东岸加高长堤,以防溜势北掣。南口趁汶水北注之势,引归河身;北口自大溜迤北,分导余流,以资挽运;并仿南河刷沙法,制混江龙铁篦船以疏淤。次年五月竣工,粮运无阻。
仁宗嘉庆二十四年(1819)七月二十四日,黄河溢兰阳(今河南兰考)、祥符(今河南开封),后武陟堤决、马营坝溃塌,水漫濮阳、范县、寿张,经沙湾北减水坝,注大清河。分为两道,一经大清河由青城归利津牡蛎口入海,一经徒骇河由沾化久山口入海。
文宗咸丰五年(1855)六月十九日,黄河决兰阳(今兰考)铜瓦厢。水行三分汇沙湾冲张秋,夺大清河入海,漕运受阻。清廷忙于镇压太平天国军,决口长期未堵,运河被冲毁、淤塞,断航10余年。时濮、范、寿尽淹,东平、汶上、平阴等州县,凡系运河及大清河所经之地均被波及,山东省有5府20余州县受灾,鲁西南、西北地区黄水横流。自此,黄河结束南流夺淮入海之历史,改道流经台前境。因无固定河道,在境内漫流20余年,每岁春夏泛滥成灾,沙湾因地势低洼受灾尤重。
穆宗同治十一年 (1872) ,整修山东运河堤,巡抚丁宝桢督挑运河河道。沙湾至张秋民众挑浚运河淤积,并培修运河大堤。时会通河淤垫及水源不足,岁运漕粮10万石,仅占全漕四十分之一。同治十三年 (1874),丁宝桢督山东沿黄州县筑堤,沙湾至张秋一带民埝亦加固。
德宗光绪元年(1875)三月,巡抚丁宝桢督修东明谢家庄至东平十里堡南金堤。五月堤成,长125公里。光绪三年(1877),山东巡抚李元华自濮州至东阿修筑黄河北堤(临黄堤),长75公里。自此,沙湾以上两岸堤防形成,黄河主流沿大清河至利津入海,形成今河道。黄河于境内漫流结束。
光绪六年(1880),黄河决台前境孙家码头,正溜趋十里堡,沙湾北至张秋南坝头外淤为平地,漕运不通。光绪七年(1881)正月,东抚押运同知张上达、东昌知府程绳武督修陶城铺运河口,开新河至阿城闸,长6公里。漕船经十里堡、陶城铺、阿城入运河。自此,运河不再流经沙湾。纤歌飞逝,帆影远去,沙湾近600年之漕运通航历史结束。
2009年4月20—23日,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岩土文物与遗址研究所所长葛川等一行三人,受文物局委托前来考察京杭大运河台前县沙湾段。专家们对此段运河走向从南至北进行考察,并实地察看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八里庙治黄碑刻及沙湾闸遗址等文物古迹。认为:京杭大运河台前段虽短,但十分重要。沙湾段不仅代表台前,更代表濮阳,代表河南。濮阳市、县政府要重视大运河申遗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强化文物保护,造福子孙后代。
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八年申遗终于梦圆。惜台前段运河未被列入名录,至今仍是一个残缺之梦。
(资料来源:《台前乡村记忆一》)
- 上一篇:沙湾:千里运河之要冲
- 下一篇:沙湾:浅铺水闸与大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