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铺:祈福祝寿“介眉楼”
张兆鹏
台前县夹河乡白铺村,不仅仅有康熙年间的割骨事母这样大孝的故事,还有散落在村内的多种碑刻,有的碑刻字迹因岁月变迁,风化严重,难以辨识。
在村街内大路边上静静安放着“介眉楼”石质匾额一块,为一长方形青石,长3.28米,宽0.69米,已断为两截,历经370余年仍能清晰辨认出绝大部分字迹,匾额中间有三个大字“介眉楼”,左右均有文字介绍。
读碑文,查资料,解释背后的故事,也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介眉楼”寓意
“介眉楼”石质匾额原先摆放位置同于“少林寺”匾额。
据村民讲,此碑来源是从东平县戴庙乡,已经是几十年前的事情了。
据东平县戴庙乡戴庙村《新建登贤乡玄帝宫记碑》记载:“正殿后,则道院也;堂名红雀三楹,起介眉楼三楹,高五丈一尺”。
从“介眉楼”石质匾额上的文字中也可以发现“道士任凤仙而降笔题名曰介眉楼,取乾山义也”。
综上可以推断,介眉楼高16.7米,是道院内主体建筑。
乾山在《易经》中,乾代表西北方,乾山方向是大富大贵、长寿之意。
古人常讲:“以介眉寿”。该成语出自《诗经·豳风·七月》:“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即八月收获了枣,十月收割了稻谷,用枣、稻谷酿成了春酒,来祈求人们长寿。
查词典,“介”即祀求之意,古人认为眉毛长的人寿命也长,“眉寿”即长寿之意。故,建此楼,并取此名为楼名,具有祈福祝寿的意思。
右侧文字解读
考证碑文如下:
“兖州府东平州城西四十里戴家镇,即宋元之登贤乡也。北倚昆腊,南望安梁,西有古十字黄河金线闸,东分洙泗,水来自巽方,回旋艮地,自昔颇称文明之区。万历元xx酉,居人于闸后创建xxx以镇六煞,岁时祈祷,几无不应,讫今xx四年辛未,已六十年矣。殿宇圯颓,不xx风雨,其何以安神灵予,予祖舜私第实逼处宫左,且仕沾升斗力足辨此影而新之,则无可诿者。殿宇已备,乃作是楼,住持居之。同里墙右,道士任凤仙又降笔题名曰介眉楼,取乾山义也,因镌于石,以识岁月云”。(因碑额有缺损,字迹不可识别,以×代之)
解读:
戴家镇,位于兖州府东平州城西四十里(即现在的戴庙乡一带,位于今东平湖西南岸),戴家镇也是宋元时期的人才辈出的贤孝之乡(登,即登科及第,贤,即贤孝,登贤乡就是文化底蕴深厚、人才辈出的贤孝之乡)。
戴家镇北面倚靠昆山、腊山,南面可以望见安山、梁山(查看现在的东平地图,可知,在戴庙的北方有昆山、腊山,南方有安山、梁山,大都是的旅游景点),西方有古十字黄河,在此处有金线闸东分洙水和泗水(洙水、泗水均是附近的河流名称),水从东南方向流过来,后回旋流到东北方向,这里常被称作文明之区。
万历元×(年)×(丑)酉(×,即年,×即丑,《新建登贤乡玄帝宫记碑》中有“岁在万历改元癸酉”),村里的贤人于闸后创建×××以镇六煞(同上,可推断此处三个字为“玄帝宫”),每年都按时祈祷,没有不应验的,到××(同上,可知是崇祯二字)四年辛未,距今已经有60年了。
这时的殿宇已经坍塌破败,不××风雨(不可识,推断可能是不能遮挡风雨之义),这样怎么能够让神灵安心并保佑众生呢。我的家就在玄帝宫的左边,我应当责无旁贷的尽力去修复玄帝宫,不可推诿给他人。
经过维修(同上记载,玄帝宫从自崇祯四年正月开始,历经八年才完工),殿宇已经齐备,于是就建造这个楼,并让主持居住在内。
在玄帝宫右侧居住的道士任凤仙将这个楼题名曰“介眉楼”,这两个字取自《易经》中乾山(富贵)的意思,并且将这些故事镌刻在这块石碑上,让后世铭记。
左侧文字解读
考证如下:
“赐进士出身。奉勑敕饬天津等处兵备海防监军,兼理马政河道驿传诸饷,屯田梳理盐法,山西按察司、按察使,里人宋祖舜淑哲书。崇祯四年辛未九月吉日立。住持道士布诚意,石匠徐应祯”
解读:这些文字,主要是介绍了3个人物,即宋祖舜、布诚意、徐应祯,其中重点介绍了宋祖舜的职务,简要的介绍了布诚意是住持道士,徐应祯是石匠的这一身份。
宋祖舜生平事迹
史料对宋祖舜记载不多,主要有《明督抚年表》《郧阳志》《明史纪事本末》及《明史·卢象升传》等典籍。
宋祖舜,生卒年不详,字淑哲,号鹿游。东平人,明末军事家,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丙辰科二甲赐进士,历任户部主事、参政、西宁凉州道、都察院右佥都御史、郧阳巡抚等职务。
天启年间,宋祖舜曾参与编修《淮安府志》,记录了吴承恩百回本小说《西游记》,对保存和传播这部文学巨著功不可没。
崇祯四年(1631),在戴家庙为其建“恩褒三代坊”,此坊尚存淤土中,只露坊额,现藏民宅内。
祟祯八年(1635),奉命提督军务兼抚治郧阳,与农民起义军高迎祥作战。后发挥其兵学素养,参酌前代兵书,著有《守城要览》这部兵书,共4卷94章,2300余字,系统论述了守城作战的一般理论原则,结合明末军事形势,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此书于清道光九年(1829年)和咸丰四年(1854年)两次重刊。所编著的道教著作《金丹入药参注》亦流传甚广。
明崇祯十一年(1638),宋祖舜重修玄帝宫,现在在东平县戴庙镇戴庙村中,还留有被誉为“东平四大碑文”之一的《玄帝宫碑》(全称《新建登贤乡玄帝宫记》),由当时内阁史官、福建仙游人顾有初书丹,碑高400厘米,宽119厘米,厚40厘米。碑文为行书阴刻,计25行,满行61字,现存1260字,字径3厘米,有圈点句读。碑额高45厘米,盘龙透雕,篆书阴刻“新建登贤乡玄帝宫记”9字,字大9厘米。
据乾隆《东平州志》载,宋祖舜死后葬在“棘梁山之阳”。棘梁山因清代在此设巡检司,故又称司里山,距戴庙村约一公里。
宋祖舜于祖居地戴庙、卜居地张秋修建建筑较多,今均成珍贵文物,如明崇祯皇帝敕建书额的“恩褒三代”牌坊,气势恢宏的玄帝宫、微子阁、任仙祠、介眉楼、张秋书院等,皆有很高的建筑艺术和文物价值。
所撰《兖州别驾李公祠堂碑记》《戴庙玄帝宫透龙碑记》,均被泰安市和东平县博物馆拓去收藏。在张秋所建的任疯仙墓,其所书墓碑保存完好。
宋祖舜曾为家乡做过大量好事,至今犹有口碑。
《新建登贤乡玄帝宫记碑》记载
《新建登贤乡玄帝宫记碑》中可以看到宋祖舜对自己家世的介绍:“正德中,子祖母高淑人,父鸾所建。后有贡船,载帝铁像,俨然慈祥如生,来自留都,至金线闸,百人挽之不得动。神意盖驻节于兹云:里善人陆君泉恩。予先大父西渠勋,异而请祷,乘诚纠众,却后为更立庙三楹,以当桥口,坐镇六煞。且收敛巽脉,时多灵应。岁在万历改元癸酉,即予生之年也,予家世第逼邻庙左,自为儿童,不时拜礼。虽三楹,仅足避风雨。诸帅侍立,尚觉湫隘,殿前只一小垣门,后无隙地,经多年所,庙颓矣,心每悼之。迨丙辰成进士,仕户曹郎,刺淮郡兵备湟凉,精血几耗尽,年已垂暮。则是庙也,非予修而谁也?发念匪今,因自入宦。储俸资,暨地亩所产,积三千余金,日可以卜日肇厥工矣。于是鸠匠庀材,经营扩充,自崇祯四年正月,迄今历八载而始告竣。”
在此文中,宋祖舜介绍了自己的家世、官途,玄帝宫的之前的情况和重修后的情况,以及重修玄帝宫的艰辛。
介眉楼曾经的辉煌
《新建登贤乡玄帝宫记碑》记载:“记正殿三楹,龙龛石台帝中坐,旁立二帅,扁日玉虚师相;东西配殿各三楹,各坐六帅,仅门三楹,分坐二大神将,扁曰小武当;东白石碑楼,傍旧有一碑,仍其处;西钟楼,七星旗大杆,大门三楹,上石刻玄帝宫,后石刻太和紫霄,门前竖影壁,二石狮作镇;傍设井眼茶棚,以济众渴;正殿后,则道院也;堂名红雀三楹,起介眉楼三楹,高五丈一尺;东西两配房,外香积厨备焉;甬路三进,自大门以达红雀堂皆石砌;堂东有任仙祠三楹,其后三楹,则予家庙也。周围垣墙高一丈四尺,匝八十七丈五尺,垣内松柏杨柳,渐种苍蔚。西面筑护庙大石堤,高八尺,匝四十五丈。”
如果按照记载画一幅示意图的话,可见玄帝宫的雄伟壮观,如果现在仍有,那将是一个的旅游景点。
可惜毕竟是三百多年的历史了,如此雄伟壮观的建筑也消失在历史的烟尘之中,仅仅留下一些碑刻和记载。
可见,通过这些为数不多的史料去还原历史,并不是那么的容易。
这样的结局或许才是真正的历史吧!
(作者简介:张兆鹏,男,台前县后方乡后张村人,台前县委办公室干部。)
(资料来源:《台前乡村记忆一》)
- 上一篇:朱庄:桃李小镇翰墨香
- 下一篇:白铺:孝母丰碑昭后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