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慎勤政 不畏强权的中宪大夫孙瓒
清慎勤政 不畏强权的中宪大夫孙瓒
台前县马楼镇孙赞村坐落在黄河西岸,紧依黄河,原属寿张镇,据台前县志载:明朝期间,台前县分属山东布政使司兖州府东平州寿张县、东阿县和濮州范县。
孙瓒,字邦珍,号新宇,马楼镇孙文瓒村人。他天资聪颖,志向远大,喜欢记诵古文名篇,特别喜欢读《左转》。19岁进入县学,23岁时考中举人,中举后的他清贫自守。
张秋镇富户李秋潭仰慕他的品行和学识,赠给他土地三顷,楼房一座,两家从此结为世好。
虽然有了土地和楼房,但孙瓒依然勤俭持家,耕读度日。不久土地扩大到十五顷,有树木数百株。他坚守文人冰操,从不浪费,过着简朴自足的生活。这样韬光养晦过了三十年,友人再三劝说,他才出任江西赣州府宁都县知县。
三个月后,孙瓒又奉命调任山西汾州府介休县知县。
孙瓒上任后,精简衙署可有可无的机构,裁汰了大批冗员,革除了陈规陋习,大力发展农桑林业,兴办乡村教育。一时间,介休县社会风气蔚然好转,黎民百姓安居乐业。
孙瓒又运用自己在农村耕种时的经验,倡导当地百姓种植树木,境内道路很快绿荫如盖,全县花团锦簇,风景迷人。老百姓既得到了实惠,又感到非常自豪,就连外地人来了也称赞介休是“河阳花县”(黄河北岸的锦花之县)。
上司见他德才兼备,不但时刻关心百姓冷暖,还把介休县打理的井井有条,便报告给朝廷,提拔他为平凉府副知府兼中卫县知县。
他在离开介休之时,全城的百姓都纷纷的前来哭着送行。大家是多么舍不得他离开啊!有的攀着车辕,卧在车辙前,希望随他迁到中卫县去。孙瓒也泪湿衣衫,恋恋不舍与介休的众百姓告别。
中卫县这个地方,接近明朝边界,民风彪悍,难以治理。孙瓒上任后,刚柔相济,用铁的手段打击犯罪,用孔孟之道感化百姓,恩威并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有一次,黄河泛滥,冲毁了大堤,很久也没有堵住,无奈之下,上司想到了孙瓒这个强干的官员。
孙瓒果然不负重托,仅用了三个月的时日就将大堤堵住,三个月来他与劳工一起日夜坚守在大堤坝,精诚所至,到处决口的大堤被修固的牢不可破。
此事,令人大为惊叹。两个省的道台联名向皇帝举荐,提拔他为凤翔府知府。
孙瓒任知府之后,仍然一如既往地勤政用心,尤其注重对错案冤狱的审理,使无辜的人免受冤屈。让凤翔府的老百姓倍感开心,奔走相告。
眉县是凤翔府辖区,也是“北宋五子”之一的张载的故里。
有一次,孙瓒办公差路过眉县的时候,看到张夫子的祠堂倾圮倒塌了,便把自己的薪水捐出兴工重修,以使百姓学习古代先贤,传承忠孝古风。
天启年间,(公元1621—1627),宦官魏忠贤专权,在各地大修生祠,规格超过孔庙。监修差官还恬不知耻地说:“生祠修得好,才能有官做。”并大肆向地方官员索要贿金。
孙瓒不恋官位,不畏强权,大义凛然地怒斥官差:“我的所作所为,有目共睹。日月可鉴,朝廷自有定论,还期望修祠求升官吗?我宁可不当这个官,也不会曲意奉承你!”
差官狗仗人势,与宦官魏忠贤狼狈为奸,恶狠狠地对孙瓒说:“既然你不识抬举,就休怪本官不义。你不是不爱当官吗?那就摘掉乌纱帽,滚回你的老家去吧!......”
孙瓒为官清正,为人耿直,哪里受得了此等侮辱。一时间,他怒火中烧,声色俱厉地对差官说:“你这朝廷的败类,的罪人。你这狗官恋的是金银,我孙瓒不恋官,恋的是百姓!”
孙瓒摘掉乌沙,痛哭失声,他哭的不是自己的那顶乌沙,他哭的是宦官奸佞当道,自己却无力救众百姓于水火之中,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帮官宦奸佞祸国殃民。
激愤的孙瓒无奈地回到家乡,颐养天年,正所谓:“危邦不入,乱则退也!”
孙瓒一生,为人正直,为官清廉。令人敬佩,令人赞叹。他由县至府四次升迁,全凭着才干和勤政,凭着为国出力,为民效力的一片忠心。为官以来,他坚信不用幕僚,不与贪官走近,更不与贪官同流合污。他一生简朴,从不穿绸缎衣服。文卷政务亲力亲为,每每都是午夜才肯上床入睡,拂晓即起床理政。夏日被蚊虫叮咬生疮也毫不在意,冬季三九严寒瑟瑟发抖也手不释卷。他常常说:“才气再大,也没有清慎勤政更重要。”他把“清、慎、勤”作为座右铭,时时自勉,十数载如一日,各方面都大有建树。
孙瓒离开介休十多年后,介休人仍然对他感恩戴德,思念有加,因此便请有名的画师作了一副感人至深的《攀辕卧辙图》,不远千里送到寿张县孙府。
孙瓒任平凉府同知府的时候,正赶上山东遭荒年,他便写信给家人“百姓无粮则余”。意思是没有粮食的百姓咱们要赠与他,给予他。让百姓都能吃上饭。由此家信可以看出,孙瓒不论对何方百姓都关心呵护。难怪大家都爱戴他。
有一年,他探亲回到故乡,有一东阿大户拿千金贿赂他,求他为当地官员说情以免官司。孙瓒讥笑道:“我连万金都不要,何况千金呼?”并予以严词拒绝。
明崇祯六年(公元1633年),孙瓒以70岁高龄在故乡与世长辞。下葬之日,兖州府金一凤亲自撰写孙瓒生平事迹,故乡的众乡亲以及他所治理过得州、县百姓,还有到兖州府和寿张县进行贸易的人,都纷纷赶去致奠哭送,就像失去亲人一样悲痛的不能自抑。
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寿张县知县汪枚恭传达皇帝的旨意,将孙瓒祀入乡贤祠,县衙赠匾“卓鲁遗风”,学界士子赠匾“世祀忠贞”。当地官员向朝廷奏报孙瓒的廉政和善行,皇帝追授他为中宪大夫。
- 上一篇:忠孝廉洁一身正 执政为民两袖清
- 下一篇:张公艺家规家训